世界杯是一个舞台,但不是一部电影。
我知道,基于不可忽视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沉淀,英法会师决赛应该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毕竟法国队和英格兰队在全世界乃至于我们这个国度中,都堪称大众情人,偶像。就像电影里的男女主角历尽千辛万苦,有情人终成眷属;英雄自带光环,历经磨难拯救世界。而且在德国、阿根廷、巴西相继早退,荷兰、意大利根本就缺席的情况下,让英法携手上演最后的压轴不仅是彩公司给出的理性预判,也是让球迷、伪球迷和泛球迷们都能找到情感归宿的票房保证。
但我说了,世界杯不是电影。
尽管当今球员们的演技已经足以配得上奥斯卡的小金人,但在通往那座大力神金杯的道路上,没有写好的剧本,也没有流量堆积出的捷径,更没有钦定的主角,只有实力、欲望、信念、勇气和运气交织而成的梦想之旅。
为德国感到遗憾的人,或许可以归结于那个从2006年开始的“卫冕冠军小组出局”的魔咒,但德国之死其实是死于盛极而衰的懈怠和固步自封的傲慢。
为西班牙感到悲哀的人,也许会感叹传控足球的衰落。但传控之殇并非源于华丽和猥琐的选择,而在于当传控失去了穿透的欲望,也就失去了灵魂——一切不以进球为目的的传球,都是耍流氓。
希望足球“回家”的人也不必太介怀。如果说法国队挺进决赛并不出人意料的话,那英格兰能走到今天已经是意外之喜。这支个人天赋平平,整体上限不高,由“小镇”青年为骨干组成的球队,不仅已经把快乐足球发挥到了极致,也把定位球战术运用到了穷尽——当一支球队四分之三的进球都是依靠定位球来获得时,你可以说它颇具强队本色,但其实也露出了真实的底色。现在看来,所谓世界杯夺冠的“瓜迪奥拉定律”也护佑不了英格兰,倒是索斯盖特已经把这支没有战术核心的球队带到上限,巧妇几乎做出了无米之炊。
看好法国的人也许可以提前庆祝了。这支天才云集、体系完整,几乎找不到漏洞的球队一路务实低调,除了姆巴佩偶尔秀一下花活儿和情商之外,德尚一直秉承财不外露的打法,顺风顺水。而且有心急且资深的人已经为法国夺冠找到了历史的注脚:1998年法国队夺冠时,三个后卫利扎拉祖、布兰科和图拉姆都取得进球,而这一次,帕瓦尔、瓦拉内和乌姆蒂蒂也已经完成了进球,甚至在1998年,当时的法国正印中锋吉瓦什一球不进,而如今吉鲁也追随前辈,抱定了绝不进球的信念,只待历史完美重现……
不过,当几乎所有人都看好法国时,克罗克亚的拥趸们也一样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理由:从1958年开始,世界杯每隔20年必定会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冠军,1958年巴西首次封王,1978年阿根廷新王登基,1998年法国在本土加冕,而2018年的克罗地亚似乎也成为了天选之人。不仅如此,有民间大神发现的一条隐藏定律也已经在半决赛得到了验证:自1982开始,每一届世界杯决赛都有拜仁慕尼黑和国际米兰的球员参加,在法国的托利索为拜仁占据一个名额之后,效力于国米的佩里西奇和布罗佐维奇也自然成为克罗地亚的晋级守护神。
是的,所谓定律和魔咒这个东西,除了说不清的玄学因素之外,其实就是自助者天助之、强者恒强的道理,正如在生死攸关的英克之战中,“佩刀”出鞘,见血封喉。
法国人又站在了复制历史荣耀的门口,一切都像极了20年前的样子。克罗地亚人也站在了创造历史的门口,一切比20年前更加梦幻。无论结果如何,在这个只有420万人口小国的足球记忆里,不只会有苏克在1998年用左脚拉出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有2018年在莫斯科郊外晚上响起的狂想曲。
世界杯迎来一个新的冠军究竟有多难?7月15日,卢日尼基体育场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