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亚文
编辑/范婷婷
王家传承了将近800年的木活字印刷术,可能要断在自己手上了。想到这个,王法万就深觉遗憾。
工业时代的活字印刷术,只是占据历史课本一角的古老发明。中国人以之为荣,却无法以之为用。甚至在外界眼里,这个古老发明已经失传。
但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小山村里,王氏家族用它做了近800年的宗谱。到了王法万,已经是第25代传人。但他也是国内仅存的,掌握木活字印刷术全套手艺的六、七个人里,最年轻的一位。
如今,他将这项手艺搬上了网店,为木活字印刷的推广和传承,做最后的努力。
天价家谱
王氏宗谱里记载,元代科学家王祯,改良木活字印刷术的20年后,王氏家族的老祖宗,开始用这门手艺印刷宗谱。
700多年过去,王家祖祖辈辈,都是靠替人修宗谱为生。
王法万4岁起,就跟着父亲踏遍浙南各地的村子。温州人的宗族意识强烈,每隔几年、十几年,家族添了新人,要请师傅上门。用最传统的方式,将亲人的姓名、亲属关系等信息,一个字、一个字地刻下来,登记在册。
70年代末,苍南水路发达,手工小船摇摇晃晃,把父亲和王法万送到一个个村子。全族人齐聚村口,敲锣打鼓地迎接。几个月后,宗谱修完,再敲锣打鼓地送到下个村子。
靠修宗谱,王法万家里,拥有了东源村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电视机。
这是一项受人尊敬,又能赚到钱的工作。王法万十七、八岁,就跟着父亲学习排版、仿字、刻字。单是制作字模这一项,就要学习三、四年的时间。
拿细毛笔在切割好的木块上,写下反体字,再用自家制作的刻刀,雕出立体形状。小号字体6毫米,大号字体1.1厘米,指甲盖大小的一个字,熟练的师傅雕刻起来至少十几分钟。
刻字之后,还有印刷、打孔、装订等步骤等着王法万学习。出师后,王法万已是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他接过父亲的工具,坐着船,走过父亲走过的路,挨个村子替人修家谱。有时遇上父亲几十年前去过的村子,村民认得他,感慨老王变成了小王。
90年代,一个河北的大老板,请王法万替家族修宗谱。家族成员繁多,涉及5、6个省的直系亲戚。王法万和另外六个师傅,排版、刻字、印刷,忙了一年零八个月。这笔工费,河北老板支付了120万,那时,上海普通职工月工资只有100多元。
跌落云端
但是,这项被王家祖辈用来修宗谱的古老发明,在外界眼里,已经失传了几百年。
工业技术普及后,人们对木活字印刷术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在长达百年的历史里,木活字印刷术,都被王家用来埋头修家谱。王家的名气,也仅限于温州各宗族内。
2000年初,瑞安文化局一个领导,到东源村看望朋友。看到村里好几户人家,都摆着黑黢黢的字模。他好奇,便上前打听。随后震惊不已,“失传”数百年的木活字印刷术,居然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东源村在媒体的报道下逐渐摆脱神秘,村里的师傅外出修宗谱的频率更高了,很多转行的手艺人,干回了老本行。
但修家谱的市场能有多大呢,很快,手艺人之间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价格降到离谱。”王法万回忆,修家谱按入册的人丁收费,一个人丁收费35元。有人愿意降价,降价了就有生意,到后来,价格杀到了15元一个人丁。“人工费都不一定能赚下来。”
再后来,有人开始用机器刻字,代替人工刻字。这是最耗时的一个步骤,有了机器,就有了效率,价格压低了也能赚到钱。
王法万也隐约感觉,修宗谱的师傅,也没有父辈那个年代受人尊敬了。
另一边,在政府的宣传下,对木活字印刷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王法万意识到家谱市场的狭小,他开始思索,既然能修家谱,那么这个手艺,必然可以派上更多的用场。
2016年,王法万把家族传承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写进了他的网店里。先是上架了一些木活字印刷的文创产品——刻着百家姓的冰箱贴,买家可以在店里寻找自己的姓。还有灯具、笔筒、活动伴手礼等等。
李子柒的师傅
除了已上架的文创产品,王法万还通过平台接定制需求,找上门的有家装公司的设计师,活动公司的策划,还有中医大学请他用活字印刷,做一面刻满中药名的黑板墙。
一位设计师需要做一个活字印刷元素的屏风,找了6个月,没人会这门手艺。最后,在网上找到了王法万。王法万带着几个人,花了20多天,帮人做了一个涵400多字名人名言的镂空屏风。
工程紧张,刻字部分,王法万用了机器,价格也相对便宜。1.1厘米的字模,手工一天不停地刻10个小时,能刻30-70个字。一台机器相同时长,能刻80个字,几台机器一起开工,效率就更高了。其他十几道工序,只能手工完成。
也有人进店不买产品,而是找王法万拜师学艺。
2018年6月,一个女生在网上找到王法万,说想到村里来学习木活字印刷术。女生从四川赶来,在村里待了三个月,学了排版、刻字、印刷,装订。还特地在王法万的祖屋前,拍了一段视频。
半年后,市委宣传部的人打电话来,告诉王法万:“那个李子柒居然来我们村学了手艺。”王法万不知道李子柒是谁,看了视频才道:“哦,这姑娘不就是我教的?”
李子柒的视频,又为东源村带了一波流量。但木活字印刷术被再多人知道,也消解不了王法万心中的苦闷。
他算了算,如今在国内,真正掌握木活字印刷术全套手艺的人,只剩下6-7个。他今年48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这让他有一种危机感,不仅仅是家族传承了700多年的手艺面临失传。木活字印刷术,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继承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失传。
王法万有个儿子,但儿子有自己的事业,他也不能逼儿子。虽不时有学生来上课,但这是门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手艺,学起来至少要6-7年。很多人只学了其中一两道程序,就放弃了。
王法万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推广木活字印刷术。通过在全国开线下展示店,让年轻人喜欢上这个传统手艺。也在网店上做定制,每一次定制,都是王法万从前没有触碰过的领域。他用不变的手艺,将木活字印刷术的烙印留在无数个订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