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泰国水灯节,网上都会出现两种奇观。
在旅泰中国人的朋友圈里,你会看到一场自发的“天灯节短视频大赛”,一夜之间,仿佛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发布“万人天灯”的现场视频。乍一眼望去,还以为全泰国的华人同胞,全都跑到清迈去了。
铺天盖地的“抖音视频”,一半是对美景的分享,一半是对自我的炫耀——还有一些,则是中国票贩中介们意有所指的“卖家秀”。
至于泰国媒体上,对于“天灯漫天”的正面报道,一年比一年少。到了2019年,几乎所有的泰国主流媒体,都在集中报道水灯节和天灯节的“负面新闻”。
什么田地里满地的天灯残骸啦,某倒霉屋子又被天灯点着了屋顶啦,清迈又取消了多少航班,飞机在万米高空差点撞上天灯啦……
一边,是万众捧月的追捧;一边,是愈演愈烈的嫌弃。
在2019年,清迈“天灯节”爆出了一个更为重大的“负面新闻”。
这则新闻,在泰国当地人,和旅泰中国人的圈子中,都造成了巨大且恶劣的反响。
但双方的媒体,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中的某一部分真相,武断地对事件的本相进行了断章取义的曲解。
这种扭曲的解读,忽略了事件的本相,致使中泰读者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并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为摇摇欲坠的“清迈天灯节”这一人造IP,以及寒冬之中的清迈旅游业,钉上了棺材板上的又一颗钉子。
那起事件,就是11月11日那夜发生的——“清迈天灯节退票事件”。
“清迈天灯节退票事件”始末
事情,要从今年8月说起。
2019年8月,泰国清迈府美林县淮东陶水库旅游促进办公室、清迈府旅游产业联合会、清迈府第33军区等多个部门与一家中国公司合作,在当地一座水库旁的军方用地中,策划举办一场名为“清迈国际天灯文化节”的活动。
活动日期,定在泰历“水灯节”的当日,也就是2019年11月11日。
8月9日,在这场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中国主办公司负责人“F女士”以及泰方各机构代表,共同宣布,将在这场“国际天灯节”的现场,集中两万人共同燃放天灯,以此冲击放天灯活动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主导项目的中国公司,显然希望将这次活动打造成一场盈利丰厚的“天灯嘉年华”。
而为了造势,主办方也邀请了当地旅游部门代表为之站台背书,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一些“打造文化品牌”,增加社区民众就业之类的场面话。
果不其然,“冲击天灯世界纪录”一经报道,便在泰国社会引起了巨大关注。
只是,主办方万万没想到,精心的造势引来的,竟然是排山倒海的反对声浪。
“两万人齐放天灯”的消息一经报道,立刻引发清迈当地环保团体的强烈反对。
一个名为“爱护清迈”的民间环保团体指责,这场活动会造成明显的环境损害,产生无数垃圾,造成火灾隐患,危害航空安全。
环保团体还“补刀”称,天灯节本来就不是“兰纳文化传统”,不希望天灯节“被扭曲包装为旅游卖点”,且所得利益也不会惠及当地民众,而“只会落入部分人的口袋”,留给清迈的只是“不良影响”,因此希望政府叫停这一活动,乃至最终“禁止所有大型天灯燃放活动”。
(清迈民间环保团体向当地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取消大型天灯活动)
在民间环保团体的舆论攻势下,清迈当地政府选择了妥协。
8月13日,清迈当地军方代表宣布取消原定的“万人天灯活动”,清迈民政部门也冻结活动许可,并援引《泰国航空法》规定,在清迈市区和近郊划出了一片“天灯禁飞区”。
所有先前审批通过,得到政府许可的放天灯活动,只要在“禁飞区”中,都必须取消,或者转移活动地点。
一时之间,许多获得官方批准,正在筹备当中的“天灯活动”,顿时被釜底抽薪,措手不及。由于许多门票已经在网上预售,因此活动主办方只好选择“转移阵地”,另觅良处。
其中,包括F女士的这场“两万人国际天灯节”。
由于淮东陶水库也在“天灯禁飞区”当中,因此也在劫难逃。
收到清迈官方的“突然通知”后,原本在淮东陶水库举办的“国际天灯节”骑虎难下,由于许多门票已经在中国网上平台预售,为了避免损失,F女士只能硬着头皮转移地点。
于是,“国际天灯节”便从淮东陶水库,改到了一个名叫“马琳公园”的地方举办。
与风景如画的水库相比,这个临时找到的马琳公园,可谓是“荒郊野岭”,条件和设施都相去甚远。
同时,为了节约成本,缺乏大型活动举办经验的中国公司,拼命压缩预算,用极低的价格将场地布置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操办,使得这场名字相当高大上的“国际天灯节”,在品控上出现了雪崩式的坍塌。
而中国网络平台上的“售票宣传”,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用东拼西凑的图片,天花乱坠的文案,极力吹嘘这次活动的“官方”、“豪华”、“舒适”、“盛大”、“餐饮丰盛”、“活动丰富”、“物超所值”——
为了宣传效果,中国主办方甚至在文案中加入了一些完全不存在的活动环节,强调了自己并不具备的“官方资质”,以此吸引游客购票。
(活动的网上宣传文案)
仓促的换场,简陋的布置,过度夸大的宣传,加上“普通票899元人民币,VIP票1235元人民币”的高昂价格——这场越来越“名不副实”的天灯项目,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11月11日,活动当晚,悲剧降临了。
(当晚参加活动的中国游客撰写的“马琳公园避坑指南”)
由于现场布置的混乱与简陋,当上千名中国游客到达现场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豪华餐饮”、“璀璨灯光”、“盛大布置”,只看到了一个简易的,廉价的,与泰国乡村歌舞集会现场类似的活动场地,不免大失所望。
最重要的是,由于现场人员缺乏,管理混乱,完全谈不上任何“场控”。
附近泰国民众听闻此处有天灯活动,纷纷拖家带口前来“蹭场”,主办方完全不加禁止,使得现场一片混乱。
交不交钱,都能入场,那么为什么还要买票?
一场价格昂贵的“付费天灯节”,就这样变成了一场来者不拒的“免费天灯节”。
中国游客上千元的价格,最后只买到了两盏免费的水灯和天灯,一次“红色皮卡”的来回交通,以及一餐糟糕的晚餐。
而既然“交不交钱”都无法区分,则所谓的“普通票”和“VIP票”之间,更是毫无差别。
现场混乱的管理,让许多人还没等到活动开始,就陆续燃放天灯。最后场面完全失控,就连最重要的“万人天灯齐放”的瞬间,都没能成功组织。
对于花了大价钱,千里迢迢而来的中国游客而言,这实在是太坑了。
购买了高价门票,尤其是“VIP票”的游客,怒不可遏,当场发难,齐声高喊“退票!”
主办方不知所措,司仪站在台上尴尬不堪,出席活动的泰国领导面面相觑。主办方焦头烂额,只能极力安抚愤怒的中国游客,承诺事后退款补偿。
这一幕,被现场的中国游客和泰国民众用手机拍下,在泰国媒体上一经发布,再次招来泰国各界如潮的恶评。
泰国民间和媒体,本来就对这个“万人天灯”的垂而不死耿耿于怀。如今惊闻这活动居然还闹出这么难堪的一出闹剧,自然更是墙倒众人推,新账旧账一起算。
这场如灾难一般的“国际水灯节”落幕之后,来自舆论和警方的“清算”随之而来。
但是,诡异的是,所有的责任似乎都落到了中方策划人F女士的身上。
无论是泰国的媒体报道,还是警方的调查方向,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泰方参与者的存在,无视了泰方半官方的旅游协会机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官方因环保压力而“临时变卦”对活动主办者造成的致命打击。
所有的“黑锅”,全都被扣到了中国主办方的头上。
甚至,一些媒体开始偷换概念,将一个过度宣传,执行失败的“蹩脚业者”,变成了一个——中国女骗子恶意诈骗,将“免费天灯活动”当成“收费活动”来空手套白狼,欺诈中国游客的票钱,“中国人骗中国人”的惊天骗局。
最终,中国主办公司的负责人F女士和一名售票中介,被当地警方逮捕。并面临诈骗、非法经营等罪名。
大部分参与活动的游客,都得到了退款,或者被主办方“承诺退款”。
至于与“女骗子”同台合作的泰方官员,则在泰国媒体的笔下变成了一无所知的局外人,以及“碰巧出席活动”的路人甲。
一场失败的活动,开始偏离事实的本相,逐渐被有意无意置换成了一场恶毒的骗局。
泰国媒体报道之后,一些泰国当地的中文媒体,和网络自媒体,也纷纷跟风。
大多数中泰媒体,忠实报道了事件本身的大致表象,维持了“过度宣传,活动失败”的定性。
但也有一些媒体,捕风捉影,任意发挥,将事件演绎为“中国女骗子用免费活动来卖钱”的惊天大案,以此夺人眼球,引得众多读者纷纷卷入“中国骗子骗中国人”的吐槽大会。
当然,在众多义愤填膺的咒骂声中,也掺杂着一些貌似了解内情的评论。
这件事情,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明了”,更不像那些未加调查便武断定论的媒体所说的那样“黑白分明”。
中国主办方是否有责任?当然,而且是主要责任。
但是,除了她之外,这场一地鸡毛的“天灯闹剧”中背后所有的参与者,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著名的清迈天灯节,又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内幕呢?
“清迈天灯”的野蛮演变史
泰国“放水灯”的习俗,难以考证起始于何时,但是将民间的水灯习俗“官宣”整合为正式的民族节日,是1947年的事情。
至于“天灯”(孔明灯)在泰国大规模燃放的历史,则更为晚近。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泰国清迈才逐渐开始出现“放天灯祈福”的活动(很可能与台湾游客有关),尔后通过《泰囧》之类影视作品的传播,“泰北天灯节”才开始在中国深入人心,并一度在中国内地发生“出口转内销”式的蔓延。
所以,清迈环保团体说“天灯节并非兰纳传统”,这话没错。
清迈旅游资源,以寺庙和山区为主,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并无多少独特优势。因此,清迈天灯节实际上是泰国当地旅游部门刻意塑造,并由中国旅游业者实际实施,两者共同缔造的“人造文化景观”。
最初,清迈官方划定区域,并在在梅州大学“兰纳佛教中心”等地举办免费的集中燃放天灯活动,以此吸引海内外游客。
中泰两国旅游业者嗅到商机,开始在官方的默许下,以泰国当地人的名义(这个“人”当然通常不是一般的人)承包举办各种收费的天灯活动。经过数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清迈几乎所有大型天灯活动,都变成了“收费项目”。
在市区内“私放野天灯”,成为了一种违法行为。天灯被严格限制在固定区域,而固定区域又尽数化为奇货可居的“商品”,逐渐形成了一个利润庞大的产业链。
天灯节的票价,从几年前的100美元,上涨到近年来的300美元。
如今,出厂价仅4000泰铢左右的“清迈天灯节门票”,进过中间商(主要是中国人)的层层分销,最终在淘宝、马蜂、飞猪等平台可以买到将近2000元人民币。
如“梅州”之类的“知名天灯场”,价格被炒至上万泰铢,并且洛阳纸贵,一票难求,想抢都抢不到。
一场天灯,便是数百万人民币。
巨大的利润,使中泰旅游业者以及具有官方背景的外围人士配合行动,借助泰方的人脉和资源审批场地,通过中方的广告宣传和网上售票来招揽客源。
然而,这种模式的蓬勃发展,引起了泰国当地人的反感。
比起“文化品牌”,旅游竞争力之类的议题,的泰国人更关心的是——好地段都让你们占了,天灯都让你们放了,留下了环境污染、火灾风险、航空停运的损失,赚到的钱却进了中国旅游公司,及其泰国合作者的囊中——这不亏了吗?
与几乎所有与中国人开发的泰国产品一样,时间一长,中国商人必定垄断。一旦垄断,便会激起泰国舆论的围剿。
在清迈人眼中,好好的天灯节,已经逐渐成为了“借我贵宝地发财,管你贵宝地死活”的中国游戏。
既然如此,泰国人早晚会觉得,别搞了,禁掉算了。
另一方面,“天灯产业”虽然日进斗金,却也乱象丛生。
在泰的中国旅游业者,以及泰国当地的主办者,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欺负中国游客不懂行,往往“卖票的过度宣传,干活的偷工减料”。合作者之间,竞争对手之间,官方与业者之间,也屡屡自相倾轧,彼此坑爹。
行业内部,缺乏程序和监管,即便活动主办者“有诚意”办好一个活动,也往往在漏洞百出的链条中,脚下一滑,满盘皆输。
主办方能否找到靠谱的“官方渠道”,分销商能否找到诚信的主办企业,顾客能否遇上一个“名副其实”的活动现场——这一切,全靠人品。
今年11月11日,清迈这场一地鸡毛的“天灯节退票事件”,便是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出了问题。主办方所托非人,官方朝令夕改,主办者自己过度宣传,活动承办水平也不给力——最后造成活动的全面失败,还凑巧被当成清迈民间“反天灯运动”的标靶,惨遭鞭尸。
悲剧。
是这场活动的主办者个人的悲剧,也是野蛮生长的“清迈天灯节”的一次劫数。
失败的天灯节,该怨谁?
“天灯节退票事件”,并非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公司的问题。
诚然,在这场败局中,中国主办者,要负主要责任。是他们不自量力的过度宣传,以及过于吝啬的场地投入,造成了这次尴尬的闹剧。在自己血本无归之余,也让许多中国游客失望而归,花大价钱买来了一肚子火。
但是,有一说一,F女士以及她背后的主办公司,或许是“二流业者”,却并非彻头彻尾的“骗子”。
把锅全推到她身上,既不公平,也不真实。
部分媒体的报道中,F女士“将免费活动当成收费活动来敛财”,而这一表述,并非事实。
实际上,马琳公园的天灯节活动,本身的确是一个得到批准的商业活动项目。主办方也确实投入了资金、人力,为游客提供了食品、交通、天灯等物品——虽然整场活动很烂,实际效果惨不忍睹,但并非刻意诈骗。
清迈官方,在明知举办场地位于航空飞行区的前提下,“选择性不执法”,依旧为活动发放许可。此后又在舆论压力下“突击执法”,宣布“天灯禁放区”,收回已发放的许可,迫使活动地点更改,也是活动失败的一个原因。
法律应当遵守,但是如果连官方都“选择性”决定是否执行法律,以至于出尔反尔,那么让人如何哪条法律应当遵守呢?
事发之后,泰国媒体集中攻击中国主办方,将案件解读为“中国骗子骗中国人,严重影响清迈旅游形象”,实际上忽视和规避了泰国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
中国主办方当然不地道,但是为中国人申请场地,为之站台的泰方人士,包括实际布置场地的泰方公司,也是这场活动的关键因素。一系列的不靠谱,造成了最终的崩溃,如果这是一场“诈骗”,那么无数泰方人员也将成为“诈骗”的一部分。
讲真,不是我存心要为中国二流业者洗地。
但是把锅都甩到一个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洗地。
如今,清迈的天灯节,恐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旅游业的全面萧条,已经让清迈天灯节的经营出现瓶颈。在业内秩序尚未成型,整体环境不佳的节骨眼上,再遇上这样奇葩的案例,恐怕无论是对消费者、业者、还是官方而言,都是心有余悸的“人生阴影”。
再加上,天灯节已经成为了泰国清迈当地环保团体的“重点关照对象”,今后别说“发扬光大”,不要被“一夜封杀”简直就已经要谢天谢地。
在将来,天灯节的命运和前途,将会经历反复的拉锯。
它是否能够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在侥幸存在的时光中会走向正轨,还是在混沌之后走向崩解,这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打造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安全而靠谱的天灯节。
希望天灯节,不要从泰国消失。
官方,应当划定场地,建立监管,制定一以贯之而非朝令夕改的政策方向;
业者,应该量力而行,诚信经营,用优质的服务,而非优质的文案去赢得中国游客的口碑,并给在一旁冷眼围观的泰国群众,一点好印象。
至于泰国环保团体——我理解天灯这东西既不安全,也不环保,但是如今生意这么难做,能有一个世界级别的文化品牌,也实属不易。大家应当在环境利益与文化价值当中寻找共存的平衡,而非为了片面的理念,武断地赶尽杀绝。
你看,泰国旅游局都用这天灯做视频素材,要是都没了,也未免太可惜了。
至于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该退款,就赶紧退款吧——以后办活动,别玩这么悬乎,亏钱事小,败坏了整个天灯节的声誉,这个就太不应该了。
漫天的灯火,的确是人间难得的美景。
美景背后,不应该缠绕着这么多混沌与肮脏,它应该拥有一个与它的美丽相匹配的故事,造福众生,陶醉旅人,为爱情而闪耀,为城市而增辉,而非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麻烦和苦恼。
这,才是一份人间美景,值得期许的未来。
文/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