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雅洁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核心关键技术科研单位,中国电科院的岗位分红激励试点,牵动行业神经。
5月1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激发企业活力”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自从被国家电网公司选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展岗位分红激励后,截至目前,成效初现。
2017年中国电科院共选拔266人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占职工总人数的14.6%,激励人员全部来自科研一线,其中关键技术研究岗位213人,决策支持技术研究岗位53人。
中国电科院成为集团公司旗下首批试点并非偶然。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副总经理(副院长)王继业表示,中国电科院具有产权明晰、战略明确、管理规范特点,设置了合理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建立健全了员工绩效考核和科研成果评价制度,企业净利润增长率、研发费用、研发人员占比等指标符合《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财资〔2016〕4号,以下简称“4号文”)条件。
这一切,都是构建首批岗位分红激励试点的关键因子。
入围试点,为中国电科院推动中长期员工激励机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王继业对于上述改革有着自己的认知:“中国电科院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完善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机制,有利于推进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形成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在他看来,开展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激励(以下简称“岗位分红”)是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企业科研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科研人员创造性、荣誉感、归属感;有利于促进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原创技术研发,持续提升中国电科院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和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利润增长。
在激励对象的选择上,中国电科院岗位分红激励对象全部为一线科研人员,重点从重大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重大研发项目核心骨干人员、对核心技术或主导产品等做出重大创新或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在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中甄选。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共选拔266人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占职工总人数的14.6%,激励人员全部来自科研一线,其中关键技术研究岗位213人、决策支持技术研究岗位53人。
谁会成为最终的入围者?
中国电科院采取了建立模型、量化积分的方式,选拔科研骨干作为激励对象。评价模型包含基本条件、专业条件、加分条件等3大类14个因素。首先根据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基本条件确定激励对象范围,再按照价值贡献、个人业绩等专业条件和特殊贡献等加分条件对候选人进行量化评价,依据积分结果确定激励对象。
在岗位分红业绩兑现上,中国电科院的思路是通过先考核、后兑现的方式实施岗位分红激励。考核分为企业、部门、个人三个层级。
据悉,企业考核是指国家电网公司对中国电科院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分红专项考核,其中经营业绩考核主要聚焦中国电科院的战略目标落地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运营保障、支撑服务的重大贡献;分红专项考核主要聚焦中国电科院的净利润增长率、专利数量和核心人才保留率等。
同时,中国电科院从承接国家电网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和自身发展两个角度出发,对所属部门(单位)及员工开展部门考核和员工考核。三级考核全部满足条件后,方可兑现岗位分红激励。
经济观察网记者进一步获悉,在岗位分红的激励额度上,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增量激励的原则来确定岗位分红激励额度。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电科院2018年兑现岗位分红激励总额1551万元。院内结合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行业贡献、人才当量等核心关键指标考核确定部门(单位)分红激励额度;结合员工个人考核确定个人分红激励额度。
多项改革措施的落地,为中国电科院带来新的激励成效。
自2016年3月启动岗位分红激励方案设计、2017年12月分红激励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在企业内部,岗位分红激励开始与绩效考核、科技奖励、重大专项奖励等激励措施相互协调补充,逐日优化中国电科院薪酬分配机制,加大了核心科研骨干的定向激励力度,激发科研人才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科研创新环境明显改善。
2018年以来,中国电科院核心人才保留率上升至98%,3位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支团队入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8年中国电科院完成成果转化68项,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税后利润同比增长15.8%。
据悉,中国电科院全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直属科研单位,成立于1951年,于2000年10月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是中国电力行业历史最久远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时至今日,岗位分红的实施,正在将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业绩增长同激励对象的收益联系在一起,中国电科院的激励机制改革,随之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