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的荧光海
小编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
但今年
荧光海在舟山频频出现
虽然小编还是没亲眼见到
但很多游客、民宿经营者
都见证、记录了这惊艳的景象
小编也是通过朋友圈照片欣赏到了~
最近一次出现在朱家尖
8月13日
朱家尖樟州湾
8月17日晚上,朱家尖樟州湾出现荧光海。面朝大海,民宿经营者沙女士第一时间拍下了这组画面:海浪拍打海岸,显现一条蓝色的光带,冲刷到岸边,沙滩上也是点点荧光,仿佛繁星坠入了海湾。眼前的这片沙滩还有个浪漫的名字:情人滩。
不仅仅在朱家尖,七八月间,由南往北,东极、衢山、五龙、枸杞、花鸟,游客频频偶遇荧光海,微信、抖音、微,美照刷屏了。
朱家尖月岙
(提醒 月岙沙滩不对外开放)
7月9日
嵊泗枸杞
7月8日
东极青浜岛
7月4日
岱山衢山
不过,网上有一种说法
荧光海“有毒”,这是真的吗?
荧光海的发光体到底是什么物种?
今天就看专家为大家解答!
近日,记者跟随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佟蒙蒙登上浙大的教学实习船“紫金港号”,师生们用浮游生物网采集一种叫“甲藻”的浮游植物,这种微米级的小家伙,就是造就荧光海景观的“魔法师”。
佟教授和学生们将浮游生物网抛入大海。大家来回拖动网具,就等着浮游生物乖乖进网。
实验团队选用的浮游生物网孔径为160毫米,此类孔径网具更易于捕捉“甲藻”这类个头稍大些的浮游生物。
目标捕获,甲藻收集完毕,就在这个透明的采样瓶里。
佟教授解释,甲藻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其体內数以千计的球状胞器中,具有萤光素-萤光素酶,这些胞器就像微型电源供应器,让甲藻在感受到环境变化时发出荧光。甲藻发光,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我们在荧光海视频中看到,拍摄者用脚搅动水面时,荧光带特别明显,其实就是“小家伙”们在集体抗议:“哎呀,吃饭呢,别闹!”。
浙江大学副教授 佟蒙蒙:
它可能发出荧光的时候,可能是属于受外界环境刺激。或者是自身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夜光藻是普遍存在的藻,也就是说,可能我们没有发现荧光海的时候,它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它是在特殊的情况才发出的荧光,所以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佟教授研究发现,夜光藻对污染很敏感,这一点,或许能印证舟山海湾水质向好的趋势。在水质良好的水体中,好氧细菌和藻类之间是一种“和平共处”关系,好氧菌分解出来的无机盐供藻类生长,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给好氧菌分解有机物用。 佟教授和她的团队今年夏季持续观察,发现甲藻的数目持续上升。
今年夏天舟山荧光海现象之所以频发,与我市的一项生态修复密不可分。作为全国第一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试点城市,2017年以来,我市经过两年的“环保长跑”,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滨海及海岛生态环境提升等工程,实现海水水质稳中趋好。2018年底监测表明,我市近岸海域一类海水面积占25.2%,同比上升4.4 %。
那么,夜光藻到底有没有毒?
专家也给出了答案——
没有毒性
浙江大学副教授 佟蒙蒙:
夜光藻它自己本身是没有毒素的,因为它不产毒。但是由于它这个夜光藻它的个体都会稍微比较大,比如说它可能大到超过100微米以上,对于一些滤食性生物或者是需要呼吸(捕食)的生物来说,它很可能就会通过堵塞它的鱼鳃,会造成养殖业的危害。
虽然没有毒性
但建议大家谨慎直接接触
黄备
舟山海洋生态监测站海洋生态监测室主任
这些发光的生物,它的发光素是由胞外粘液组成的,胞外物质如果直接粘在皮肤上,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应。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直接去接触发光的海水为好。
看来,只要不是太“亲密”的接触,
观看荧光海不必有顾虑
但咱舟山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
岸线长达2444公里
哪些地方出现荧光海的概率比较高?
哪个时段邂逅几率相对大一些?
接下来这份独家秘笈要收好了!
荧光海“跳岛游”地图
荧光海一般会出现在弧度相对较大的海湾,更利于夜光藻的聚集和繁殖,已知的发生过荧光海现象的岸段,都是三面环陆的海湾;风向上来说,要有往陆地方向刮的风,才可将夜光藻类聚集;最后一点,就是潮汐时间,由于夜光藻发出荧光需要外界的扰动,夜晚涨潮的时候,海浪较大的扰动会使夜光藻发光亮级增高。
荧光海出现时间预测
朱家尖民宿经营者沙燕红观察了三年,今年的荧光海,出现频度,是往年的两倍,这也印证了浙江大学副教授佟蒙蒙的研究发现:荧光海的发生与海水水质密切相关。
荧光海通常在夏季发生的频率比较高,七八月份到达“藻”生的顶峰,这是因为,水温是夜光藻大量聚集的重要条件之一。
记者咨询了舟山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舟山气象台等权威机构,制作了这张表。
注:以上预测仅供参考
综合上述条件可以看出
8月29日晚间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邂逅一下
来源:汪大姐来了
想要看荧光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