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本篇文章来自《金融小伙伴》之前的文章,有些新闻可能不符合时事,但是不影响阅读,请大家阅读时不要激动呦!
前阵子,《三十而已》登上了N次热搜,在网上达到了数十次播放,并且成为生活中讨论的热门话题。
顺着热度,很多媒体都顺势推出了《互联网的三十而已》、《XX行业的三十而已》,收割了一波关注。
作为荧幕里还算比较特殊的一个行业——投行,这次在《三十而已》里也有亮相。
作为王漫妮的相亲对象,宋东湖是投行的MD。
同学们都吐槽,都说现在要打造大投行,中信和建投都要合并了,这难道是招商和海通也有这么一出?
啧啧,两百万,怪不得这鼻孔可以往上仰。
总之呢,相亲场所选在午餐会,对自己来说自命不凡
那么,我们就来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投行的MD是什么样的?
第二,能不能达到年收入200万?
第三,投行的人30岁以后,是什么样的?
一、
投行的MD,到底是什么鬼?
很多不懂的评论,都说宋东海是投行的“总经理”。
这说法是很不对的。
这里先要看一下,投行的职级到底是什么样的?
之前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弄了个简单的图:
投行的
三十而已
—
1/4
首先,
起步岗位/底层干活,一般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者初入职场,之前没有投行经验
职级:Analyst(AN,分析师)、Associate(A,经理/项目经理)、Senior Associate(SA,高级经理)
解析:
很多券商的起步不一样(就是应届生给的职级),大部分都是A开始的,少部分是SA起步,极少部分是AN起步。
像比如说中信就是SA起步的,我老领导分享他当年相亲成功的故事(他娶了位空姐),说回来问老婆为啥当初看上自己。对方答曰:“不就看着你年纪轻轻已经是高级经理了么。”
另外像招商就是AN起步,非常坑爹,导致很多人社招跳槽的话都非常不好接受,因为在招商同等工作经验,给的职级叫法,就是低。靠,很多人跳槽,不升也就算了,感觉在降自己的职级。我尼玛已经是堂堂副总裁了,你让我重新当高级经理?!一般心里无法接受。Title这玩意,所谓由低到高确实爽,由高到底忍不了。
2/4
然后,
小头目/执行负责人,至少有投行或者对口的工作经验3-5年
职级:Vice President(VP,副总裁)、Senior Vice President(SVP,高级副总裁)
解析:有的券商会设置SVP,有的则可能只有VP。比如说中信VP是3级,再升名片就可以变一下,加高级两个字,感觉整个人都高级了不少。但有的券商VP是5级,也就是晋升D之前,没有SVP这个中间职级。
VP啥概念呢?一般就是项目现场负责人的概念。就是能带小朋友hold住项目现场的人。一般教小盆友们面对投行的时候,职业规划都是说的希望在三年左右,能成为项目负责人。(其实这个就算相对优秀,但也还算合理的表述)
在有的券商,SA起步的,SA3级,一年一升的话,最短工作3年是有希望晋升VP的。但如果起步直接是A,甚至AN,那么VP相对就含金量高很多了。但也有些机构会有啥AVP(前面加Assistant)的职级,所以一说我看评论就有说我知道你是哪家血汗工厂,我也简直笑喷。
3/4
接着,
中层干部/团队长,至少要在VP的基础上,工作3-5年且能够承担一部分业务指标
职级:Director(D,董事/总监)、(ED,执行总经理/执行董事)
解析:
基本上在绝大多数券商,D这个职级都已经算中层干部了,要管理团队和承担业绩指标了。如果投行开什么比较重要的会议,基本上会要求中层干部到场。
ED往往是D这个级别的升级版,差异可大可小。往大了去说,可能从带一个小团队,到变成了带好几个小团队。往小了说,也可能就是当D有段时间了,稍微资深一些,能多承担一些指标,但也就还是团队长的角色。
ED已经算职级相当高了,当MD不是一般人能当的了,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养活一个大部门。所以ED算是很多人在投行有可能在承揽能力没有那么强大的情况下,当上最高的职级了。(基本上也要承担承揽压力,但怎么说还是有MD罩着)
其实如果翻译执行董事还好,翻译成执行总经理,很多不懂的企业都以为大Boss来了。
对了,另外有一个投行的段子:当你当上ED的时候,一般也就ED了。(后者是医学上的)
4/4
最后,
部门领导/负责人级别,这种人
职级:Managing Director(MD,董事总经理)
解析:
如果在职级没有注水的情况下,这个级别已经相当高了。当然也有少部分小券商MD一大堆。
正常情况下,就是部门负责人的地位。每个部门就只有1-2个MD,另外一个叫B角或者联席负责人。
也有一些段子讲过MD的,总之人家就是觉得翻译过来不够霸气。所以有的段子说:如果想装B,可以在董事总经理中间,加上那么一个空格,立马又牛逼了不少。
哈哈,另外之前转过个海报到朋友圈,请了某MD做讲座。下面评论:好好地讲座咋骂人呢!
###
/////////////
确实是挺复杂的,所以搞不清楚职级的段子还有很多:
据说顶尖外资投行,为了承揽国内某大型国资企业的融资项目,派出了老外MD前往洽谈,还特地带上了中国面孔的SVP。国企领导也很重视,董事长亲自迎接。等正式一见面,董事长拿着手中的名片,有些诧异,但立马做出了反应,紧紧抓住“高级副总裁”的手,激动的说:“您正是中国之光呀,这么年轻就做高管了!”旁边的董事总经理一脸黑线。
——哈哈,说点真实的故事。因为D翻译有的券商是翻译成“总监”,但是对于有的实体企业来说,总监确实比副总裁要低呀!所以确实是经常有上市公司领导,以为副总裁,要比总监要高的。所以团队长D经常都是要一脸黑线。(我反正就见到了好几次)所以D还是要翻译成董事/业务董事,听起来才牛逼一些。
对于关于title还有个段子:
对了,在中国给头衔给的最高的有两大机构。
一是投行。
二是理发店。
“先生/小姐您好,请问您有熟悉的发型师吗?”
“没有。”
“好的,那我帮你安排一位吧,请问您是高级发型师呢,还是技术指导呢,还是艺术总监呢,还是首席呢,还是店长帮你做呢?”
“MMP”
所以,在这里,宋东湖如果是MD,虽然每家券商的对于MD的宽紧程度不一,但是已经是投行的职级的最高一级别了,通常都会挂上“某个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职务。
通常一个大的项目部门,都在数十人级别,一个MD下面会有若干ED,ED下面会有若干VP,每个VP到项目上还会带若干小弟。
D就是属于团队长级别,工作中会有一部分重心去调整到承揽上。
基本以项目为单位,D作为团队长都可以独立接待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了,MD去承揽和交往的圈层,远不是像电视中所展示的。
换某些给职级特别吝啬的券商,MD应该是公司层级的高管,那么往往都能和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做对等相处了。
所以,说这把投行MD黑惨了,
还真不为过。
投行的
三十而已
—
二、
在投行能不能挣到200万?
说实话,挺难的。
如果说某一年,行情特别好(比如说近几年),如果出了项目,还有可能冲击一把。(也看具体的分配制度)
但要论稳定拿到,还是很困难的,大家觉得这行业多金,多数是洗脑文看多了。
那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够“相对稳定”地挣到200w ?
1/4
大部分券商的MD应该能实现。
但注意这个MD的含金量,说白了很多小券商的MD是假MD。
大平台的MD和小平台出业务的MD甚至可以比这个高不少(三中一华的base就会很高;沪上三屌丝中,MD往往只有月薪五六万,所以主要还得靠奖金;至于小券商,出了项目MD可能会拿走很多;但到了MD这级别,不管在什么券商,除非真的全部门业务太差,不然总能抽一部分水了,毕竟投行人拿奖金才是大头)
2/4
ED也挺有可能,具体就要看平台了。
同样是大平台和小平台出业务(我前同事曾任top合资投行的ED,光base12w月薪,加上项目奖金,200w 是比较轻松的;如今去了三中一华的债券组,类似部门B角,200w 没什么问题)
3/4
D级别能实现这个数的就不太多,看行情和奖金
其实很多地方,D和ED差别不大,因为都是团队长。团队长的级别主要是奖金分配上肯定有倾斜。三中一华D级别一般情况下接近这个数字了,小平台的D除非业绩很好,不然实现不了(类似三中一华的D业务好的团队话,奖金拿200-250w 有机会)
4/4
VP仅存在少数可能性
这里就不太用分平台了,因为在大平台,如果大锅饭制度,即使你项目不错,但因为职级低,也不会分你太多。极个别年份下,业务特别好,然后出现了很大的项目奖金(Big bonus),整体上不太可能(头部平台VP项目特别好,拿百万级的奖金倒是可能的)
所以,这里结论——
这里不算你承揽哈,但如要稳定在200万的话,至少要到大平台的D级别,往往还得行情还可以的情况。
但如果,在大平台升到D的话,基本需要10年左右的从业经验。
这还算是上得比较快得,因为很多人并不能一年一升。
需要你一直在投行里待着,且表现优异。
中间最好跟团队还跳过槽,职级和待遇给过溢价。
###
/////////////
三、
投行三十有压力
虽然是大家心目中的金领,但如果说没有年龄焦虑,一般也是假的。
这行当,工作和学习强度很大,出差是常态,客户和监管非常难搞,后浪还一个比一个优秀。
一旦超过30岁,其实熬夜加班的能力会大幅下降。单从体力上来说,投行的超长工作时间决定了你已无法和刚刚迈出校门的年轻人竞争。
而且,到了30岁,更多的压力还是在生活上的。
30岁,基本都是成家立业,刚有孩子的年龄。
投行人在这方面,其实大多压力非常大。
其实不像大家所说,投行人都是二代出身,反而更多都是名校出身,想要通过努力改变阶级的阶层居多,而一方面工资待遇还不错,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很一般。
你说真要是一直穷就算了,但投行的工作总让自己觉得自己未来是光明的,还在苦苦挣扎。
但因为来往和打交道的人阶层都比较高,在一些资产投入和子女教育上,都会比较舍得下血本,导致开销很大。
加上自己长年出差,对家庭亏欠,希望给家人过上好日子。
所以,都说95后、00后年轻员工都得供着,但凡这种30 的90后可以随便骂,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
另外,在年龄30 之后,跳槽压力也会大很多。
基本上对外跳槽都会想要有一定职务,但职务哪里是这么好给的呢?
像30岁以内的年轻人还有个优势,他们精力旺盛,大多数没结婚,或者结婚但没孩子,能接受经常加班、出差的生活。
所以,投行人一旦超过30,一样面临着生活压力增大,跳槽机会减少。
他们只能更加敬业地对待本职工作,一旦待遇和奖金跟不上,美好生活将被瓦解。
投行的
with flowers
—
四、
那些投行的三十而已
1/3
一位在奋力争取D职级的VP
男,32岁,某排名前20的券商,在北京,目前已经担任VP第四年。
最近的行情不错,他所在的团队都在紧锣密鼓,想要报项目上去。
作为项目负责人,“现在的工作量很大,总担心出事,怕担不住,”他说。
其实,倒不是体力上的,一般“体力活”都会让刚入职的小盆友们多干。
但做项目负责人基本就得扛起项目现场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且还有好几个项目得跟进,不同阶段的,现在团队人手又不足,团队招聘要求一时半会儿又降不下来。
偶尔,即使在项目上,作为业务骨干,还得配合领导的承揽,指导小盆友们连夜做项目建议书。
现在基本各大券商都在招聘,几家头部券商也有接触过。
但是如今自己虽然算是“资深承做”,但要当D级别,大部分还是要走上承揽,完成一部分业绩指标。换个地方继续当项目负责人意义不大了。
团队领导倒是承诺到时候等明年几个项目出来,会升我当D,但每年投行从VP到D算是一个质变,名额有限,还得兢兢业业干才行。
当时工作第三年的时候,曾有机会去另外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大券商,就是领导说我马上给你签一个项目,可以升保代,才留了下来。
“领导还是很会洞察人心呀”他说到,“不过很快保代资格也不值钱了”
但自己一直走的偏技术路线,其实还没完全做好心理准备。
“公司有不少‘十年老VP’的存在的,因为国企不能随便开人,但就是混日子的了。”
他说到“我不希望我成为他们的一员”。
曾几何时,进投行的时候,都觉得可以拼搏奋斗一生,但是还是……
2/3
刚生完孩子的投行女精英,剑指头部平台
女性,31岁,是我一个蛮好的朋友,中型投行,工作了六七年,靠着自己,独立在北京买房了。
名校金融硕士毕业,CPA 保代,一直非常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非常典型的投行女性形象。
去年顺利解决人生大事之后,火速把娃也生了,然后回到战场,遇到了这波行情。
之前已经出了几个项目,目前也有独自联系了一个资质还不错的企业,打算以此作为筹码,去冲击一下大的平台。
“目前的行情不能错过”她说,“作为女生,肯定还是求稳,未来投行的头部趋势加强,肯定还是要去大平台。”
目前已经连续在N家大平台接触,主要就是谈职级的问题了。
3/3
在投行最好的时候想要转行投资
Top4理工科本,top2金融硕的一位朋友,和我同龄,正好30岁。
目前在某top券商投行tmt组,也是项目负责人的角色了,之前主要做过不少并购类的项目。前阵子咨询我想转投资的事情。
“你就不觉得可惜吗?”我问他。
“不可惜呀,虽然这波行情不错,但是也不见得可以持续多久”。他说到“还是干投资,更能发挥出我的背景,以及说更长久一些。”
“那你还能再等一段时间再走呀!”我还是不依不饶,“好歹赚一波钱,不是吗?”
他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我从进投行的那天,就等着积累够了,要离开这个行业了”。
“倒不是因为多么累,主要是做久了,确实觉得无趣了。”
“好吧”,既然有这么高的理想,我也不便说什么。“正好你从这个时候离开投行,出来的人少,你应该能要更好的条件”
“而且,即便离开投行,也不意味着就彻底离开了这个行业。”他继续道:“在投行中学到的知识、增长的经验,都可以运用其他行业里。回头各种同行们,还会跟我推荐项目。”
“还是在这个行业里,收获到很多的…”
投行的
三十而已
写在最后
很多人其实都问过,投行会不会有中年危机。
其实,我觉得有,也没有。
有的话,随着你年龄的增大,业务上、家庭上肯定压力会越来越大,你确实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
但为什么没有,因为投行确实能够给你带来很多的能力和经验。
投行工作久了,如果你是开窍的,会越来越懂这个生意场。
这行能给你最大的财富,是你调动资源,撬动社会关系,为客户摆平棘手事情的能力。
不管未来是不是继续从事投行行业,都会有很多地方欢迎你去的。
你真的好好去干过,相对出路还是比较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