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不但了解党史,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而且还能纠正自己多年读错的字。
比如瓦窑堡,鲜哥就一直读作瓦窑堡(bǎo),从来没觉得读错了。
直到前几天看央视一套播出的《山河岁月》,听到解说员念出瓦窑堡(bǔ),鲜哥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念错了。
这一错,一错就是几十年。
是啊,自己那样念,也没有人指出来,可能是当面不好意思吧。
赶紧查《现代汉语词典》,进一步知道,“堡”这个字有三个读音。
一个读音是“bǎo”,堡垒的意思,如碉堡、桥头堡等。
一个读音是“bǔ”,堡子,多用于地名如吴堡、柴沟堡、瓦窑堡。堡子,有两个意思:围有土墙的城镇或者乡村。泛指村庄。
还有一个读音是“pù”,多用于地名,如五里铺、十里铺的铺,也写作堡。
咱临沂市兰山区五里堡、十里堡、二十里里堡,都念“pù”,还有沂水的三十里铺、四十里铺等。
有些地名的读音,是约定俗成的,或者是历史传统,如这几天热议的安徽省“六安”,应当读作“lù'ān”。
前些天,鲜哥当着人家的面,又把“闵行háng区”读成了“闵行xíng区”,幸亏有人当面指出来,知道的人不多,要不又丢大发了。
其实,读错字写错字是个很正常的事情,知道错了改正就行了。
今天早晨看微,有人公布了116个一读就错的字,鲜哥一看的确如此,不是调不准就是音不准,这些字还都是常见字,不是地名。
随着年龄的增长,鲜哥发现,有很多字,已经读错了很多年。很多词,已经误用了很多年。
年龄越大,越不自信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恐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鲜哥以为,这都是平时不认真不仔细造成的。
就像俗话说的:“山东秀才念半边”,好多字的读音全凭想当然,或者自以为然。
其实,遇到生偏字或者自己拿不准读音的字,只要查查字典或者问问别人,就能知道。
孔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鲜哥觉得,后面还得加上一句:人之满在自以为“师”。
意思就是,人有时候很高傲、骄傲,浅尝辄止,忽视深入学习,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成天活在自我满足的世界里。
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或者系统里,人们长期不与外界交流互动,就容易产生这种情绪,不知不觉、恍恍惚惚中,自以为就是“老师”“大师”。
很多职业是相通的,无非就是管人管事、做人做事。
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互通有无,有利于开阔视野,有利于自我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