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余希】《环球时报》记者6月13日从西藏科技厅获悉,全球海拔最高的天文馆——西藏天文馆于12日在拉萨动工开建。据悉,这座天文馆的楼顶将搭载一架口径达1.06米的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这也将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
据了解,西藏天文馆建成之后,除能进行宇宙天体观测研究并为我国航天活动提供空间预警外,还能发挥巨大的科普作用。西藏科技厅副厅长王俊杰1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座天文馆有助于为当地青少年科普天文知识,“我们一直强调,一定要尽快把天文馆建成,让西藏的孩子们看看,天上没有神仙,都是星星。”
西藏天文馆效果图
据了解,西藏天文馆建设系国家天文科普场馆及观测台站在西藏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文馆总建筑面积达11571.9平方米,预计将于2024年6月竣工。天文馆的楼顶将搭载口径约为1.06米的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这座天文望远镜也将超越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1.02米口径折射式望远镜,成为全球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王俊杰介绍称,迄今为止,1897年建成的美国叶凯士天文台1.02米口径的折射式望远镜仍然是折射式望远镜家族中口径最大的一个,该望远镜的镜筒长度达到18米,有六层楼高。“在其之后,受限于望远镜体积、重量,以及镜片制造技艺等因素的限制,折射式望远镜技术没有再取得重大进步,口径也没有进一步提升。”
而此番西藏天文馆架设的1.06米的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攻关。“我们在没有无限延伸镜筒长度的情况下增大了望远镜的口径,这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技术突破,这当中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克服。目前,这台望远镜正在研制过程中。”王俊杰对《环球时报》记者称。
据了解,这架一米级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已于2020年通过科技部“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高海拔地区科研及科普双重功能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建设项目)”专项,于2021年3月开始研制工作,预计将于2024年前后完成科技攻关工作。
而在西藏天文馆建成后,这架一米级折射式望远镜可以进行变星监测、双星较差测光、超新星监测,监测的范围包括太阳系内的天体、银河系内的恒星,甚至银河系外围临近的一些星系也能观测到。
此外,在科研工作中,这架一米级折射式望远镜将用于空间目标观测,为我国的航天发射活动以及航天器的在轨运行提供空间预警服务。
“全球范围内都在对空间碎片、太空垃圾进行监测,而这种监测网络需要望远镜等一大批空间观测设施协同工作。我们这台一米级折射式望远镜的科学目标也涉及对太空中近地小天体和空间碎片的监测活动,是整个监测网络中的一部分。”王俊杰对《环球时报》介绍称,面积广阔的西藏地区尚无专业的大型天文观测望远镜,而空间监测网络需要严密部署监测设备,这台一米级折射式望远镜相当于填补了我国空间监测网络的“盲区”,它将成为整个监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也会和其他监测设施的数据共同用于计算太空中飞行的物体的轨道。
西藏当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优势也能为天文观测提供便利。王俊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为减少大气、天气等因素对天文观测活动的影响,天文观测设施最好是在海拔较高、晴多雨少且光污染较少的地方选址。拉萨地区高海拔、晴天多、人口密度小、大气能见度高的特点将有利于开展天文观测。
此外,建成后的西藏天文馆还将承担一项特殊使命,即通过举办展览、培训、实验、影视播放、报告讲座等形式,开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易于参与、接受的天文科普活动,普及天文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馆,加上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光学天文望远镜,这将对当地民众、国内外的旅游者、天文爱好者产生巨大吸引力,为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王俊杰称,相信西藏天文馆会变成当地一个新的网红地标,吸引本地民众和全球游客前来参观。
根据西藏自然科学物馆历年来运营数据测算,西藏天文馆建成开馆后年接待量预计可达到十余万人次,每年可以使十余万公众接受天文科学科普教育。
王俊杰介绍称,近年来,西藏天文事业不断垦荒发展,从西藏第一座专业天文台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到西藏西部的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都备受瞩目。前者拥有和德国合作的亚毫米波望远镜,主要探索恒星形成、有机分子等,后者仍在进一步建设中,包括引力波望远镜、光学望远镜等设备。
另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天文科学家还在西藏日喀则等地进行新的天文台选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