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不仅地大物、源远流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还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各族儿女传承着底蕴极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技艺,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增添更加多姿多彩的魅力和色彩!而最具民族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人们从中深入了解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我国西南黔岭深处,就住着这样一支民族,他们能歌善舞,自古越东迁而来,为南方地区带来栽种水稻的先进经验,并且创造出适宜在山岭丘壑扎根的干栏式房屋建筑方式。他们——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侗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不仅有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同时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
贵州黔东南向来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多样的民族人文风情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美丽神秘的肇兴侗寨更是吸引着中外游客好奇的目光——这里不仅有着造型别致的侗乡建筑群,还有着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
清晨的侗寨浸润在氤氲迷蒙中,两条小溪蜿蜒流过狭长的侗寨在沟谷开放端汇成一条小河,山寨空濛,布谷娇啼,近处蛙鸣悠扬,远处农夫耕忙。分割自然、线条流畅的梯田团团缕缕、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勾勒精致的青绿山水画。
溪水汇流成潭,水色碧凝,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势层层垒叠,林色青青,空气甜新,水车吱呀,明漪暗波,绿绿柔柔,一切如诗如画!突然,一阵清亮激越的歌声从寨子西边传来,于是所有的人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
侗族不愧为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民谚曰:“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匆匆赶到侗寨西头,在一排巍峨高大的鼓楼、花桥和风雨长廊下,几十名身着侗族民族服饰、手持芦笙等民族乐器的村民正在表演传说中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
五千年文明,使得我国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6月,中国已经获得3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而侗族大歌则是贵州省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由贵州省文化厅、黎平县政府承担申报工作的《贵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紧紧依托侗族特性,植根于侗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将侗民族显征、个性、审美观、道德观等代表民族文化的种种精髓,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口相传作为载体不断传承。侗族没有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只能靠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传袭。因此,侗族大歌是存留侗族历史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和表现。
侗族大歌虽然看不见、摸不著,但却是能用耳朵听,用心灵感悟和欣赏的民间音乐。演唱侗族大歌的姑娘们都未经专业训练,但是她们凭着天生对本民族音乐的敏感悟性和真挚热爱,将多人多声部演绎出各种情感。高音清亢、低音浑厚、混声绵长、和声协调、轮唱逶迤、花腔华美,姑娘们声情并茂、如吟如诉、荡气回肠、跌宕起伏、余音淼淼,宛若天籁。
侗族大歌从古到今,以无字传歌的方式代代相传,因而历史久远,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即是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其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而且必须由多人演唱。当主唱叙事时,伴唱的众人则模仿虫鸟啾鸣、风雷水电等大自然之音以相应和,于是听者眼中便仿似出现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热爱自然、劳动生产、追求爱情以及赞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画面!
演唱完毕,漂亮的侗族姑娘还会将竹篓里的桃花酿、女儿红倒进碗中,捧送给观众品尝,欢乐友好的气氛登时在霏霏细雨中热烈起来!果真是名不虚传!侗歌侗戏和侗舞侗乐,以及散发着古朴原始气息的民风民俗让人感受到侗族人民即使经千年历史长河的荡涤,依旧保留传承着它特有民族文化。
欣赏完近千年历史的侗族大歌,真的是如沐春风,不加修饰、清新自然的歌声仿佛一直萦绕在耳畔。步入街头,沿街商铺琳琅满目的侗寨特产亦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侗族人民取材于自然的传统生活方式——各种果酒、花酒、米酒盛装在坛中、罐中、竹筒中。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不仅味美,而且可以贮藏数年不坏。
侗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喜辣爱酸。而以自然、健康、无污染原生态稻米制作出的美味侗家米粉肯定是来侗寨不容错失的选项,这家店的“大碗难盛汤中美”,“馆小敢为天下鲜”楹联就为老板圈了不少粉。
白嫩爽滑的米粉,辅以浓郁油腻的牛骨高汤,几块莹莹颤动的血旺、一勺丰腴诱人的肥肠、几叶香菜、一把葱花、数截折耳根、一饼煎蛋,最后淋上红亮的辣椒油,哇!各种脆的、软的、绵的、香的、辣的、酸的,一股脑吸入口中,汇聚成一种妙不可言的快感!
入夜的侗寨,街道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细雨润泽下的青石板路,纤尘不染,虽然商铺林立,但是当地人的闲适淡泊与游客的行色匆匆同处一个画面却毫无违和感,所有的人都徜徉在这无欲无求、清隽艳晦的冲突中,“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大抵如此,或许吧!
肇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鼓楼建筑群,名副其实的鼓楼之乡,共有5个陆姓村寨,有始建于清末的五座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其中高24.8米的智团鼓楼由16根柱子支构,楼亭中空,四周设凳,供人歇息,飞檐翘角,雕镂精湛,屋脊之上塑有玲珑雅致的瑞兽和灵童,檐层垒叠而上覆以青瓦,檐檩绘有花鸟鱼虫和龙凤鸳鸯以及侗族风情,楼内雕梁画栋,正面方框雕有栩栩如生的二龙夺宝。
寨中有“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据当地老人介绍,整个寨子形如一条大船,船头为高21.7米的仁团鼓楼,船篷为高24.8米的智团鼓楼,两根桅杆分别为高23.1米的礼团鼓楼和高25.8米的义团鼓楼”,船尾则是高28.9米的信团鼓楼。将寨子设计成一条由西向东溯流扬帆的大船造型,正好间接应证了侗族是由古越人自东向西迁移的传说,他们一直想念着远在东方的故土,因此船头向东,等待启航。
多层宝塔状的鼓楼是侗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它们丰隆挺拔、飞阁垂檐、轮廓精致、气势雄伟,一般用于侗寨议事和娱乐活动,据说古代还兼具传递信息或预警的功能。更有传说古时有外星人离开地球前,曾在此修建UFO发射架。侗族先人以为神仙降临,于是仿照外星人的建筑修筑鼓楼,看其外形颇似发射支架,言之凿凿,你是信还是不信呢?
侗族的村寨大多依山傍水,民居均为清一色的青瓦木楼,古朴自然,蔚为壮观。村头寨尾一般植有古树,溪流河道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梯田四布。在饮食方面,侗族也与古越人的"饭稻羹鱼"极其近似。
无人机缓缓升上夜空,阑珊的灯火映投在水田,星芒在鼓楼檐角迸射,金碧辉煌的鼓楼群和古朴雅致的戏台楼阁,顿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宛若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有着侗族大歌流行的村寨,据说很少出现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行为,人们甚至至今还保存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眺望风雨百年的侗寨,回响传承千年的侗歌,我知道,这一切,就是300万侗族儿女生生不息的美妙赞歌和不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