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指甲平均每天要生长0.4毫米,想要修炼“九阴白骨爪”,估计个把月就够了。由于指甲终生生长不停。指甲如果不剪,它们就会不停地长长,长时间不剪指甲,不仅容易“劈”,还很容易藏污纳垢。
现代人用指甲钳,剪指甲十分轻松,但是指甲钳的发明是要到20世纪30年代,由一位美国人利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在此之前,可没有怎么方便的东西,那么古代人怎么剪指甲,古时侯用什么工具呢?
重视指甲的古人
古人剪指甲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轻易,通过对历史长久以来的考证,我们知道古代人剪指甲的方法其实就是剪和削,并且也曾出现过很多的专用的工具。
古人很重视身体的清洁, 同时也很看重指甲,在周礼中对出生和死亡的人的指甲置放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修剪指甲的也很讲究,不单纯是整洁卫生的要求,而是加入了很多忌讳迷信的内容。特别是女性,因为古人暴露的部位只有面部和手部,纤纤玉手也成了女性的第二张脸。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在描写女性时,就有许多描写女性的指甲。唐朝诗人张枯的《弹筝》诗云:“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句中的“玉笋红”指的是娇艳鲜红的指甲。
元曲中就有写道:“粉云香脸试搽,翠烟腻眉学画,红酥润冰笋手,乌金渍玉粳牙,鬓拢宫鸦。改样儿新鞋袜,挑粉垢修指甲。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可见修剪指甲,是古时女性妆扮的基本功。
古代剪指甲是件大事
在先秦时代,人们认为指甲是凝滞之物,不勤剪会抑制体内浊气排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指甲进行修理。许多传统医书、养生书也都提倡定时修剪指甲,如唐代孙思邈《保生铭》说:“寅丑日剪甲,理发梳百度。”唐代唐临《脚气论》说∶“丑日手甲、寅日足甲割之。”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说:“寅日剪指甲,午日剪足甲,烧白发,并吉。”
同时古人有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对于剪下的指甲,古人置入囊匣等物中存放起来或埋入土中。宋人张君房《云复七笺》记载:“凡梳头发及爪皆埋之,勿投水火,正尔抛掷。”在丧葬礼仪中,指甲的处理更是极为重要。
《礼记·丧大记》云:“君、大夫馨爪,实于绿中;士,埋之。”意思是君、大夫死后将发爪埋于棺内四隅,士阶层埋于坑中。唐代《开元礼》《通典》,宋代《政和五礼新仪》,明代《会典》和清代《大清通礼》等书中都有类似“剪须断爪,盛以小囊,大验纳于棺”的记载。
最早的时候古人修指甲是用“削”的,就跟削木棍、竹子一样。贵族是用青铜刮刀,普通百姓则是用粗糙的石头直接蹭,磨掉长指甲。当然,据说也有用嘴咬的,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爱啃指甲一样。
但是用刀削指甲技术含量太高了,因为指甲与手指尖几乎是挨着的,稍有闪失就会伤及手指。传统医书中也收录有不少医治指伤的药方,如明代薛铠的《保婴撮要》记载说,“一女子十四岁,修指甲误伤痛,妄敷寒凉及服败毒之药,遂肿至手背,肉色不变,余先用内消托里散,手背渐消,次以托里散为主,八珍汤为佐,服两月余而愈。”
在秦汉时期剪刀被发明出来后,人们都开始用剪刀来修理指甲。
现代发现最早的剪刀来自西汉初期,是交股剪刀,其形制跟现在的U形剪刀有点接近。
最早的交股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诗句有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国现存最早的交叉式样的剪刀实物,是在洛阳北宋熙宁五年的古墓中发现的,在刀与刀把中间,打了轴眼,装上支轴,将支点放在交叉刀之间。这种剪刀利用了杠杆原理,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劲儿。和现在日常用的剪刀一般无二了。
双股式剪刀
古代还有“刀镊工”的行当,其工作就是给顾客修面、修眉、刮胡子、剃发,以及修剪指甲。在清明上河图中,以及最近热门的《长安十二时辰》中都有体现。
中国文化大精深,剪指甲看似是个小事件,里面却含有大学问,当我们再次剪指甲的时候,细细研究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