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山网友解答:
1.明清科举考试分为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童子试合格者为生员,就是秀才,考中也就“进学”,国家每月供给一些米,但是要经常受教育部门考核,不合格要勒令退学.
2.乡试乡试合格者为举人,中举者一般就属于后备官员队伍,即可以做官,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礼部对各地举人的考试,考中后有资格参加殿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3.该考试考三场,每场三天,是四个等级考试中最辛苦的考试.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相当于对贡生的复试,只考一天.
4.名次写在黄纸上,称“金榜”.合格者按成绩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又称三甲.第一甲进士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江西省网友解答:
1.乡试,会试,殿试.在这三级前面还有一个院试,是县州府儒学招生考试,得中才能成为读书人,才有资格参加后面的考试.
2.科举考试一般不允许跳级,成绩再好,也要一级一级考上去.古代科举考试限定内容,形式,格式,千奇百怪的避讳,卷面要干净,笔迹要端庄,特别是策论题目,那就是千奇百怪,让考生哭笑不得.
三、调兵山网友解答:
1.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为每三年各府、州、县考选其俊秀诸生,认为有应乡试资格的,送之于省,称为“郡试”,又称“小考”;
2.第二步在各省会举行,叫做“乡试”,中式者为“举人”;第三步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称为“会试”;第四步会试中试者,天子亲自在朝廷策试,称“廷试”,亦称“殿试”.
3.殿试取中者叫做“进士”.殿试分三甲发榜以为名第之次:第一甲仅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