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冶网友解答:
1.(《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范进中举”出自晚清著名谴责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作者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围绕着主人公范进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反应了当时“科举害人”的社会风气.
2.那么,范进考中进士后,为什么大家对他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呢?因为在清朝,举人是非常非常难考的,其难度比现代人考取名牌大学的难度还要大.
3.下面,小哥详细介绍.(范进中举绘图)科举制度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4.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在隋朝之前,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荐举任官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比如三国时期的“举孝廉”.
5.隋朝立国后果断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科举制度起于隋朝,形成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强化于明朝,至清朝趋向衰落.
6.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7.(范进中举绘图)清朝读书人等级划分清朝的读书人,按照考试成绩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级别:府试(县级考试),中了称为童生.
8.第二级别:童试(县、州级考试),中了称秀才.第三级别:乡试(省级考试),中了称举人.第四级别:会试(国家级考试),中了称贡生.
9.第五级别:殿试(皇帝亲自主考),前三名为鼎贾三元:头名"状元",次名"榜眼",三名"探花".余者"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
10.“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乡试第一(解员)、会试第一(会员)、殿试第一(殿员)的人,在科举考试中长达1300年的历史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
11.(科举考试晋级流程)清朝科考年份安排清朝科举考试一般是在八月进行,同时,科举考试为三年一次.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也在八月.
12.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13.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童生先参加本地举办的“院试”,“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会试.
14.(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清朝科举考试考场概况和严禁事宜清朝科考是非常非常严格的,比如严禁异地考试,严禁代考,严禁泄露试题等等.
15.清朝为了考试真实性和权威性,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比如很多地方都规定童生的祖父必须在当地居住二十年以上,并且家族有坟墓、有田园的,才能参加考试.
16.同时为防止和惩罚冒考,清代童生考试时,必须备有保人,具有保结.这保人有两个阶级,一是本县的廪生,一是本县的学官.
17. 其中,本籍廪生(即已中的秀才)可为参加考试的童生担保,童生之间也需要相互担保,其中五人为一结. 在入场点名时,廪生与同结五人互相觉察.如有代考等不正常情况时,须即时举出,如有隐瞒,五人连坐,廪生也要被革除功名.
18.(科举考试考场构造)(严加管理的科举考试考场)(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不具备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人群在清代,娼、优、隶、卒四类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19.娼我们都知道,他们的儿子是不允许参加考试的.犹就是指戏子、说唱、杂耍等,他们的儿子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20.隶,顾名思义就是奴隶,但是清代没有奴隶,所以这类人就是卖身的家仆,雇佣性质的老仆、书童,以及官长的长随、青衣、长班等一切服役人等,他们的儿子也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21.卒就是指差役、捕快、地保、甲头、更夫、亲丁之类,他们的儿子都不许考试.同时,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犯皇帝的国号,名字等等),这些人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22.(科举考试放榜后,前来观看名次的考生.)科举考试内容八股文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23.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
24.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25.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所以说,这个考题的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
26.范进中举后的发展潜力范进中举后,首先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俗话说“十年清知府,万两雪花银”,可见做官的好处人所共知.
27.其次,范进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这个会试可谓是汇聚天下英豪,在清代著名的富商胡雪岩的朋友中,有一个叫做王有龄,王有龄正是参加了会试,结识了一帮“同年”,这些人在后来王有龄的发展中作用非常大,也就是所谓的人脉.
28.第三,举人在清代有特权,比如免除赋税,这可以节省很多开支,还有举人见到官员可以不跪,这是不是立马高人一等?
29.范进中举的难度清代贡生的统计数据.清代贡生无定额,每科自百余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共取96名.
30.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会试揭榜后,中式者于下月应殿试.科举考试中秀才的难度科举考试中童生考秀才,每2年3次的府院试,每次录取只有30人左右,而这30个人,分到每个县相当于一个县5人.
31.清朝科举考试举人录取率据统计,清朝一共260年,其中只有15万人是举人,可以说是一年一共也就600人,想一想中国人口这么多,一年才出现600个举人,这难度这概率可想而知了.
32.范进中举难度非常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题难度非常高,二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非常多,三是录取率低的可怕.
33.范进中举后的好处也非常多,最为直观的就是具有了做官的资格,同时可以免除繁重的赋税,在日常生活中地位非常高,最为重要的是,后续人生发展不可限量.
二、沅江网友解答:
1.范进中举虽然你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你读一下吴敬梓的文章,你就能赶受到是多么的困难.一次考不上,再接着考,两次考不上,再接的考,三次考不上,再接着考,四次考不上,五次考不上,六次,七次八次,不知考了多少次.
2.直到头发考白了,人考老了,终于考中了,终于中举人了.你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吗?我觉得我应该没有.这是一种愚公移山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3.你有范进一样的毅力放在读书上,用他那种坚韧不拔的决心去读书学习吗?我想很多人都没有的.在中国古代,穷人和富人只以两种形式出现.
4.穷人是农民,是老百姓.富人都是当官的大老爷,知县大人或者知俯大人甚至更高的俯尹大人.你想改变命运,你不想当穷人,那么你就去当官.
5.当官的途径就是读书,努力的读书考取功名中举人.以求做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民天下知.
6.这样大的吸引力,这样大的反差你动心吗?你甘心做一辈子的贫苦农民吗?翻身逆袭是每一个底层社会人士的梦想,但是要成为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你要怎么样的努力,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做得到?
7.首先要有合理的方法.像范进一样,你作为贫苦老百姓要当官,你就要选择去读书,考功名.其实还要有坚强的意志,持续不断的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8.就像范进一直考,不管考多少次,只要不中就接着考,不实现目的不罢休.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9.所以你要想有所成就,在选择正确目标之后坚持很重要,如果你要走一百步才到达目标,在九十九步的时候放弃了,你也是失败的.
10.范进能为了自己的一个目标坚持一生,持续努力不断,你能为了你心中的梦想一直努力,持续不断为此奋斗一生吗?
11.马云说,你看到成功者辉煌的外表,那可能只是他努力的百分之二十,还有他痛苦的百分之八十,你没有看到,你也无法体会.
12.人活着就得折腾,你折腾的时候很痛苦,但是你收获结果的时候你很快乐.如果你不努力,你每天过得很快乐,但当你收获结果的时候你很痛苦,你愿意怎样选择?
13.如果你觉得打工很痛苦,然后去选择创业.当你创业的时候,你才发现创业也很痛苦,甚至比打工痛苦几倍几十倍.
14.所以如果你是因为感觉打工痛苦才创业的,那你还得重新定位.你要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去创业,那么再痛苦,你的心里也是快乐的.
三、高邮网友解答:
不难理解,亦不必要多作阐述,大概跟当今招公务员所要过的关也不相上下的难吧!
四、温州网友解答:
1.首先让我们看看,明清时期要考个进士有多难.首先,你想读书,刨去那些天赋异禀的神人 ,一般人需要脱产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书山文海中去.
2.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一个殷实的家底来进行物质上的支持.然后,你需要面对的第一道关卡就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都是小孩来考,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3.秀才最主要的收入是开馆教学生,进入“科举产业链”,范进老丈人给女婿安排的道路是:“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4.”接着你继续,寒窗苦读,准备迎接乡试,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而且乡试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
5.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举人可就厉害了,成为举人就有资格当官,县太爷经常会请当地的举人前去议事.
6.而且举人名下的土地就可以不用交税,很多农民都会主动将土地奉献给举人老爷,少交很多税,而举人也可以从中得到一大笔收入,这也是为何范进中举后开心的发了疯,乡里的名流们争先恐后上门拜访.
7.再说范进,虽然范进卡在院士,一直卡到五十四岁还是童生,但是举人是一次就考上的,第七名.进士也是一次考中的,而且因为丁忧(就是范进的母亲去世,他要回老家,导致三年不能去考进士),是举人考完,过了三年才去考的,也还能一举考中.
五、河间网友解答:
新科举(高考)与八股文(填鸭式),之走出来人真能挺起芯片制造业的脊梁?翟天临知网将重演,尔等未来与汉芯一号无异
六、普兰店网友解答:
范进的名字安排的好,凡是,进来的,都这样,无一例外,程度不同而已.不可想像用“吴进”中举,是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