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种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前者容易一叶障目,后者容易大而无当。
但还有一种人既能够天马行空,又能够脚踏实地,这种人才是真的厉害。
比如马云。
2018年12月1日,也是今年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浙商总会的年会在杭州召开,这次的年会比往年要早一些,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说,因为这一年大家都很焦虑,希望早点过去。
虽然是浙商的年会,但浙商总会会长、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发言可不仅仅是说给浙商听的。
相比以往,马云这次的演讲内容信息量极大,涵盖经济、政治、企业、商业、经营和个人修养等各个层面,其中不乏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
如果你认真去听和看过马云的演讲内容,那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特别是对创业者和企业家来说。
「企业家就是要面对不确定性,把握机遇,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
马云首先指出的是企业家不应该胡思乱想,心有杂念,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做企业,谁没有压力?都有压力,压力和焦虑是因为你要解决当下的困难,「公司越大,压力越大,事情越多,决策越艰难。我每日如履薄冰,回头看企业小的时候的困难,那都不是事儿。」
实际上,宏观环境跟你有多大的关系呢,那是大体量的跨国公司要考虑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企业家不要去杞人忧天,「我们担心的90%和宏观有关系,但是90%的宏观和你都没关系。」
经济学家是对昨天的总结,马云认为,企业家不应该迷信、不要老听经济学家的,如果“完全按照经济学家说的做,就麻烦了。”。
「 好未必是好,坏未必是坏,关键是企业家自己的判断。」
听到不同之处,看到不同之处,想到不同之处,才会有企业家的机会。
对未来的把握,有时候是一种直觉——记住这句话,乔布斯说你一定要跟随内心的热情才能有所成就,就是这个意思。
「重要的不是跟他人吵架,而是改变自己。每个人应该主动改变,而不是等待。」
改变,是马云在这次演讲中多次提到的一个词。
古人曾说过这样的话:物穷则变生,事急则计易。
《列子》里也有说,「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过去对的,现在不一定对;现在不对的,以后或许就是正确。
所以,“时机”不一样,做法就要不一样,「风来了,猪都会飞,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
都在说与时俱进,可你的脑瓜子还是过去的思维定势,不知道怎么去改变,又怎么可能做到与时俱进?
「不能认为好是应该的,有好,就有不好,经济起起伏伏很正常。」
为什么网友给马云起了个“外星人”的绰号,就是因为马云的脑瓜太灵、心眼太活了。
对于当前的形势如何面对,马云也给出了建议:每家公司处理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不要跟风暴对抗。人、组织、文化、业务,当初的战略到底是什么,想明白了没有,在风暴的时候修炼自己。
马云说,现在阿里巴巴做的那么大,但是本质上都是一件事情——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从来没有跨出自己的边界。
他还建议企业不要盲目地多元化发展,因为你如果没有足够的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就根本不具备多元化的能力。
马云认为,中国还有三次巨大的机会。
1.马云相信未来十年二十年,进一步市场化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2.中国最大的机会是内需,是消费市场。3亿中等收入要变成中产阶级,中国内在潜力巨大无比。因此未来一定是服务业为主。
3.供给侧改革,经济全面数据化。所有的企业必须上云,必须用数据发展。用煤的企业必然会被用电的企业打败。
「未来的市场规模,一定是靠创新起来的。我们讲新零售,不是买东西,而是做服务。新制造业,不是规模化、标准化,而是柔性化、个性化。」
除了经济,马云还讲到商界的一个痼疾:政商不分。
他说,作为企业家,要听市场,不听市长,(但)要跟政府恋爱,(但)不跟政府结婚。
「请大家讲真话、讲实话,不为自己讲,为企业讲,为经济讲,别讲空话、套话。更要有正能量,有建设性的方案,不要纯粹抱怨。我们有的企业家参加座谈会,要么给自己做广告,要么就是一切都好......」
我觉得,这样的话还没有几个人敢讲的,在中国商界,寥寥无几吧。
只有担当更多的责任,才会受人尊重,做事情的时候,才有根有据——这话重于千钧,耐人寻味。马云称得上是苦口婆心了。
在浙商总会的年会上,除了马云,还有一个商业大佬——复星国际董事长、浙商总会副会长郭广昌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看到马云用十几年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巨无霸企业,大家都很想去复制、再造一个马云。
但郭广昌不客气地说,你们不要去“”,「全世界只有一个马云,谁都像他一样,这个世界还了得?所以你要知道,你自己该做什么,你有没有沉下心来做你该做的事?」
在演讲中,郭广昌提到了4个扪心自问,其情其真,让人动容——
1.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在客户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在了解自己的产品上?花了多少时间在提升产品服务上?
2.我们经常要扪心自问,我们花了多少钱在研发上?花了多少时间在学习新的业态上?花了多少时间去感受新的趋势和方向上?
3.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在组织升级和人才培养上?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在引进高级人才上?花了多少精力在年轻人身上?我们有没有在90后、00后身上学到了什么?
4.我们还要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愿意不愿意慢下来,去做点慢的事情?
郭广昌特别指出,组织、人才,绝对是一家企业最核心的资产。
因为企业说白了,就是通过别人去拿结果。因此,所有的事都需要对的人去实现。而且根据市场的发展和变化,企业的组织需要不断升级,企业的人才要不断换仓。企业一定要吸收具备高能级、更在状态、更渴望成功的人。
著名商业领袖杰克·韦尔奇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我们所能做的是把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人。”
他曾说自己把50%以上工作时间花在了人事上,杰克·韦尔奇自认为他最大的成就是关心和培养人才。
一个人的事业越大,成就越高,也就越敢于说真话,因为以他们的社会地位,能够让他们说违心之言的情况就不多了。
因此,不管是马云,还是郭广昌,他们所说的一定是他们所想的,言论只是表达了他们的部分思想,但通过这些思想的片鳞半爪,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其格局和境界,并能够从中受益。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等同于用他们的视角来看世界,看问题。
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的商业巨无霸、生态综合体了,但它已经像是爬到了8000米以上的高峰,显得有些独孤求败了。
在上个月初,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就在接受采访中说,「我们一直都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想用运动来作比喻,竞争让我们变得更好;如果你的对手很弱,就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强,很高兴我们面临这样的竞争,但它们都属于不同的领域,确实还没有一家公司能真正在平台方面与我们抗衡,横跨商业、娱乐以及本地服务。」
作为这样一个巨无霸企业的掌门人,一定会是有极强的全局观的,马云说他在阿里巴巴强调的就是三个观:
第一是未来观,第二是全局观,第三是全球观——我们已经融入世界,已经在踢世界杯了,要有全球的视野。
作为真正的战略大师,他对企业家的忠告是:看清楚了,并不担心,最怕的是你没看清楚,你以为是机会,你以为是灾难。有人把灾难做成了机会,有人把机会变成了灾难。真正看清楚的人没有悲观和乐观,只是暂时的困难,如何处理。
最后,用马云的一句老话结尾:
「十年前我很关心全世界,结果我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五年前我很关心中国的命运,我也过得很艰难;三年前我开始只关心公司,我的日子开始好起来。现在我只关心自己,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