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群星云集的新港片即将上映了,名字叫《边缘行者》,有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这些实力派经典港片戏骨,这种阵容不得不说非常让人期待,我个人会在4月15日的首映上就去看一下。
现在看起来,影片背景聚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回归前夕的香港,海峡两岸正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才相往来”的特殊状态。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资本的猖獗成为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黑白勾结令百姓苦不堪言。而在政局动荡之下也不乏心怀民族大义的中国人,他们在黑白两道游走试图打破政商勾结的格局,一边讲述了那个时代还未回归的香港的乱象,也一边暗暗涵盖了中英两国双方的地下博弈。
借此机会,我也想跟大家谈谈在回归前夕的香港,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为了让香港回归,我们的国家又和英方展开了什么样的对抗呢?
要说这一切之前,我们得把时间调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
我们都知道,曾经的香港的公务员体系,尤其是警察,腐败程度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以至于香港人都拍出来《五亿探长雷诺》《追龙》这种电影来侧面描写他们的公务员体系的腐败。
雷诺
这一点着实是令人觉得好奇,公务员的腐败现象其实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或者说是一种难以根除的疾病,但是为什么英国统治时期的香港腐败能够离谱到世界出名?这可比国足“争气”多了,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一下英国政府对香港的统治是有多么让人觉得恶心。
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府的统治踏上香港这块土地的那一刻开始,香港就沦为了殖民地。很多人对殖民地这种领土性质产生误解,误以为殖民地就是扩张出来的新国土,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殖民地并不是国土,只是供养本国和本国国民的一份养料罢了。
换句话说,傲慢的港英政府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在意香港这个地区的人、事、物的发展,因为对于港英政府来说,他们都只是大英帝国——这个庞大帝国的燃料,他们完全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态度在管理着香港。
为了保证自己的管理政策绝对不会产生摇摆,即香港的一切产出必须要优先满足帝国本土和本土国民的需要,所以港英政府必须要保证自己掌握所有的权力。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可以掌握所有的权力呢?
答案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港英政府在自己的公务员体系里实行完全的种族主义的制度。
笑死个人,一个整天把民主、自由、人权挂在嘴边的国家,在对殖民地的态度上实行的反而是最不民主、自由,最不人权的种族制度。
香港警察在这种制度下被控制的最为严重,警察直接被分成了ABCD四个等级:最高级别的A级就是欧洲裔的白人警察,B级是早就被英国殖民化的印度裔印度警察,C级是香港本地的华人警察,最低等的D级就是从山东威海卫招来的山东籍警察。
只要你不是白皮,你有没有才能都没用,晋升就是没你的份,薪水上面就是比别人低。
最离谱的时候,同样刚入职的警员,A级的欧洲裔警员是C级的华人警员薪水的7倍。
凭什么?就凭他是欧洲人,而你不是。
那个时候的香港报纸略带调侃地说:如果一个华人警察想要不贪污受贿,就老老实实地靠自己的薪水在香港生存下去,那是一个奇迹。
所以这种环境下,港英政府实质上就是在逼着香港警察中占绝对人数优势的华人警察贪污受贿,因为不受贿就饿死了。
香港的公务员,尤其是警察的迅速腐化,给他们自己确实是带来了好处,但是香港的老百姓可就惨了。
警察部门的严刑逼供和栽赃嫁祸在那个时代屡见不鲜。
警察随身带着小袋子装着的毒品,在给别人搜身的时候,宣称毒品是从你身上搜出来的,让你百口莫辩,接着你就可以去警局里面喝茶了。
你反抗?警棍伺候。
那如果你据理力争,要告上去呢?这里就又回到了上面的那句话,欧洲人控制了港英政府的几乎所有中上层,也就是说法院的法官几乎全是英国人,他们根本不会中文也不屑于去学中文。而作为那个时期的香港底层民众,懂英语的也没有几个人。
也就是说,你告上去也没用,因为法官连中文都不会,他根本没法知道你的诉求,不过他们本身也不在乎你的诉求就是了。
从这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港英政府对于香港普通群众的生活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一切的一切只要为英国本土服务就好了。
公检法系统在这个时期几乎就是不存在的,警察部门一手遮天,严刑逼供和栽赃嫁祸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就是理所当然的。
据说曾经有英国女士质问在警局里刑讯逼供的警察:“你们怎么能在警局里通过打人来逼他们认罪呢?”
警察一脸懵逼:“那我总不能在大街上打他吧?”
这个笑话听起来挺可笑,但是也让我们对当时的警察有多么无法无天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对于警察来说,打人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在哪打才是个问题,这个英国女士只是觉得场合有问题罢了。
港英政府自己也曾象征性地表达过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担忧,成立过反贪污部,不过搞笑的就是这个成立的反贪污部隶属于警察体系。。。。也就是说反贪污部本身就是警察体系中的一员,查贪腐完全靠自觉,合着查多查少我自己说了算?那我还查什么查,我干脆也加入贪污的大狂欢里面去好了。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港督的长刀——廉政公署,应运而生。
不过你可千万别误会,觉得廉政公署的成立是因为港英政府良心发现:香港老百姓过得太苦了,我港英政府应该以保护他们为己任!
具体舆论上的原因是因为香港的贪腐问题当时在世界上已经声名狼藉了,在英国本土的名声也已经臭到家了:合着我们还有一块这么腐败的殖民地?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经济问题。。。。港英政府发现,这么不管由着他们胡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提供给本土和帝国的养料变少了。。。大部分的养料被香港自己的贪腐分子给搞走了。
“应该是香港人养我们英国人,而不是相反!”
也就在这两个原因的逼迫下,廉政公署成立了。
廉政公署和之前的警察体系的反贪污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廉政公署只对港英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港督本人负责,任何机构都无权干涉廉政公署的行动,廉政公署可以查阅所有资料,可以处置财产和搜索拘捕,任何人不得干涉,否则会被判处一年到三年的有期徒刑。
廉政公署在程序上再也没有任何顾及和掣肘,成立的第一年,光在尖沙咀就逮捕了260名警员。
廉政公署确实雷厉风行,对着贪腐机构展开了暴风雨般的攻势。
客观上来说,廉政公署的成立确实是大大遏制了香港地区的腐化问题,这对香港本土民众是有好处的,但是你别忘了,廉政公署本身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监督它了,因为它对港督本人负责,而港督最大的职责是保证香港可以持续对英国本土输血,香港本地如何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那换句话来说,廉政公署本身是否存在贪腐的问题,人家就没想解决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前脚打退了贪腐警察这只老虎,后脚就又来了港督的这只恶狼,当然,不管怎么说,狼总比老虎好多了。。。。
但是这里又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香港的警察体系维持了几十年,这个体系确实很腐败,但是他是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五亿探长雷诺确实腐败,但雷诺确实也是维持了地下秩序,这也是事实。
而廉政公署将整个体系连根拔除的后果,就是原本维持的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
最典型的就是七八十年代香港黑帮极其活跃,九十年代悍匪猖獗。
不过还是这句话,在港英政府看来,这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问题。现在舆论问题和经济问题已经解决了,那香港本地人的死活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在七八十年代,香港的经济迅速起飞,步入了“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本地繁荣的商业、夜场和场等,成为了黑帮实现利益的肥水区。这一时期,香港作为一块自主性很大的英国殖民地,黑帮涉足许多灰色地带也乏人问责。因此,除了14K、新义安等老牌香港黑帮迅速崛起外,大量的新兴黑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了香港大地上,形成了“万帮齐放”的局面。
到了九十年代,香港即将回归了,黑帮们深感过去靠拳头、打杀过日子的时代即将过去。于是,他们纷纷转型成立公司,以集团化的模式经营了不少合法生意。然而,此时的香港,各类犯罪依旧猖獗不已。不过犯罪的主角换成了个人或者小团伙作案的悍匪。
大家耳熟能详的张子强、叶继欢以及季炳雄都是90年代猖獗于香港的超级悍匪。随着回归的临近,一众悍匪纷纷以亡命之徒的心态欲趁着这段过渡时期,在香港大搞一笔。因为到了90年代中后期,港英末代殖民当局已然一幅“香港之事,不关我事”的放任态度,纵容了悍匪们的猖獗。典型的如张子强,在港英警方的眼皮底下连续抢劫机场押运车,抢走了数亿巨款。随后虽然被逮捕,却仅关了3年无罪开释,并且反而向港英警方索赔了800万。
所以还是这句话,英国政府在殖民者有多傲慢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答主。殖民地的人民的死活根本不重要,反正你就负责给我本土提供钱和资源,让我们英国人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就行了。就算我搞了监管机构,主要目的还是因为你妨碍我挣钱了,要是不妨碍我赚钱,你们就是饿死在大街上,我也根本不在乎。
所以如果你还遇到有香港人崇拜那段被英国人殖民的日子,有香港人觉得那时候的日子比现在好多了,你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就是个神经病,可以无视了。
在我们把香港回归前的乱相说完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回归前中英两国曾经展开过何等的精彩博弈。
随着回归日子的临近,英国政府又展现了自己作为搅屎棍的“优秀”特点:“虽然我把殖民地的人民视如草芥,但是你要想那么容易的把他们收回去,那我一定要给你添点麻烦!”
回归前,香港警队中有一个叫“政治部”的单位,专门负责特务活动,直接隶属于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
为了帮助英国控制香港政府,每年都组织政府各部门的领导来培训,教这些人如何监视手下,让他们定期向自己汇报工作。
到1995年,政治部解散时,香港政府里的大多数官员,已经都在政治部工作过了。
这些人让大陆收回香港后面临了两难处境:在这些留下的官员里,你不知道谁是忠于英国人的,你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找出来,但如果全部换掉,整个香港公务员队伍有18万人,换掉也是完全不现实的。
这些留任的官员里,就出现了不少专门添堵的人。
比如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在任时曾说“香港回归只是换个旗子,其他都没变”,退休后又公开支持港独分子,跑去美国呼吁“关注香港人权问题”。
糟心的人给你培养了不少,英国还在回归前修改了一些法律。
1967年,港英政府为了制裁左派暴动,制定了一个《香港公关秩序条例》,凡是想游行示威,都得香港警察批准才行。
在香港回归之前,港英政府用这条法律“合法地”镇压了无数次工人罢工。
结果,在1996年底,距离回归只剩下7个月了,港英政府却突然改了规矩,以后谁再想暴动示威,再也不用向警察申请了,而且想在哪搞就在哪搞。
目的何在,不言而喻。
还有英国政府的《社团条例》。以前,只要香港总督怀疑某组织勾结境外势力,不需要有证据就可以宣布该社团非法。
因为这个条例,我们新华社驻香港记者站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有时都得专程开车到深圳这一侧,才敢打电话。
结果,1992年,港英政府突然就变“开明”了,他们宣布解除社团限制,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注册,也不再取缔任何组织。
等到香港回归后,“香港外国记者会”就拿着英国人当年临时改的条例为依据,屡次邀请藏独、台独分子来演讲。
原本,英国人统治时期,港督在香港手握立法、行政、军队三大权力,说一不二。
可是,在彭定康任期最后几年内,他突然变成了“不恋权位”的大好人,把自己手上的权力分到各大部门。
先是把行政权分给了政务司,再把手下的“立法局”,变成独立于政府的“立法会”。
权力一分之后,香港回归设立特首时,想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就千难万难了。
在英国人统治香港的上百年间,他们从来没有给过香港人所谓的民主、自由,但是等到香港快要被收回了,他们却突然“好心地”给了香港“民主”。
什么才叫天生的搅屎棍?这才是。
打完了政治牌,我再打军事牌。
1997年6月中旬,英国派出3艘战列舰,24艘护卫舰,还有大型补给舰。以舰队形式,英国海军浩浩荡荡地驶向东亚。
这就是著名的1997年中英海上对峙。
对此,英国人打出外交访问的幌子。显然,这是一种力量炫耀。在香港回归之时,我方也是高度警惕,准备了许多对策。根据上级命令,前线战士严阵以待。一旦发现敌人有不轨动作,我们便立刻拦截、驱赶。在12海里领海内,任何国际势力休想放肆。
6月25日,英军联合舰队靠近我国沿海30海里处。当日下午,我海军“宜宾舰”突然收到开拔命令。在结束训练后,宜宾舰迅速驶向一线。原来,两艘英军“大刀级”护卫舰开始靠拢,并进行有规律地试探。距离事故发生最近的宜宾舰首先被调拨。
抵达事发海域,宜宾舰官兵立刻打起国际旗语,表示对方进入了我国专属海洋区,警告立即撤走。可英国人却丝毫没有放在眼里,两艘护卫舰大摇大摆前行,嚣张地继续靠拢而来。香港还未回归,英国人还有这最后三天的管辖权。俨然,英国人准备制造一场外交摩擦。
英国人的舰艇比我们先进,在行驶时速上,敌人有恃无恐。面对嚣张的对手,宜宾舰则决心以身报国。起初,英舰还绕着圈子行驶。看到我方无法追截,敌人则直接驶入近海。经过数个小时的对峙,宜宾舰上的官兵早已气愤不已。看准敌人的驶向,我舰直接向前驶去。在两船相距100米时,英舰急速右拐,最终没有闯入我近海。此后,南宁舰、桂林舰都参加守护。在72小时内,三艘军舰护住12海里,不停巡弋。就这样,在对峙中,英军没有半点得手机会。
军事牌上,英国人最终失败。
说了这么久,我们终于回顾了香港回归前这几十年来的乱象,也看到了回归前夕英国政府和中国的博弈,随着中国国力的大力发展,英国的力量和我们的差距在不断的拉大,这些过去的“雷”我相信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排除。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