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秀才进士,状元,究竟有什么区别


一、青铜峡网友解答:


1.在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非常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逐渐建立和实行一套完备的考试与选官制度.

2.先秦时期,国家选拔、任用官吏多采用世袭制,即爸爸当什么官儿子继承什么官;两汉魏晋时代,国家任用官吏多采用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主要由地方官吏在自己的辖区内随时考察和选拔人才,并及时推荐给上级机构,经过上级机构试用考核后,优秀的人才能任命为一定的职位.

3.不论世袭制、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容易导致任人唯亲、走后门、卖官鬻爵等弊案的发生,从而形成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反而威胁了最高统治阶级的权威.

4.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代,形成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至清末废除.由于这项制度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5.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经历了1300多年时间.

6.科举制的进步意义在于通过考试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给予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从政的机会,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7.宋代科举制就确立了“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至明代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四级科举考试制度,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8.院试,即县府级考试.由省提督学政主持考试,参考人为童生,考试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就有资格进入各府、州、县儒学读书学习.

9.为了激励生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员要根据学习成绩分等级,分为廪膳生、增广生、附生等.初入学的生员为附学生员.

10.廪膳生、增广生是有一定名额的限制,要根据岁考、科试成绩逐步递补.乡试,即省级考试.一般在八月份举行,因此称为“秋闱”.

11.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到国家重大庆典活动可以加科,称为“恩科”.

12.在各省省会(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参加考试.

13.各省的主考官均由皇帝亲自钦派.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五名称为“经魁”;

14.第六名称为“亚魁”.考上举人后,原则上就获得了国家公务员任职的资格.同时,可以有资格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15.会试,即国家级考试.因为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所以又叫“春闱”.由礼部主持,清代时主考官有4人,称为“总裁”.

16.参加考试的人均为各省的举人.会试成绩优秀者被国家录取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为“会元”.

17.会试录取名额不确定,明代时约为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个地域按比例录取;清代时没有定额,最多的一次为雍正八年(1730年),录取了406名,最少的一次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才录取96名.

18.各省录取的名额均按省域的大小、人口多少的比例确定.殿试,即皇帝主持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这是国家的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命题、亲自主持考试.

19.殿试成绩优秀者被录取为“进士”.明清殿试后,进士分三甲出榜.一甲有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

20.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有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lú)”;三甲有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21.清代时进士中一甲的三人,殿试后立即授予职务,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的考试名次,分别授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

22.结论:封建科举制度下,院试及格者为“生员”(秀才);乡试优秀者为“举人”;会试优秀者为“贡士”;殿试优秀者为“进士”;


二、濮阳网友解答:


1.平阳狐狸,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当然,世袭制始终存在,科举制前后共1300年.


三、贺州网友解答:


1.乡试→会试→殿试举人→贡士→进士解元→会元→状元连续三场考试都考了第一名,即为“连中三元”,中国古代历史上名义上总共只有17人获得此成就.


四、牙克石网友解答:


1.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分阶段的.先是县级举办的县试,通过县试后身份由童生转为秀才.然后是省级举办的乡试,通过乡试后身份由秀才转为举人.

2.然后是中央举办的会试,通过殿试后身份由举人转为贡士.会试过后,所有贡士统一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3.殿试的一二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其余中榜者为进士或同进士..古代社会极其尊重读书人,取得功名的读书人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4.能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当然举人做官机会较少起点较低,像左宗棠这种官至内阁大学士的举人凤毛麟角,需要历史机遇),就称得上是人中龙凤了.


五、仁怀网友解答:


1.大家好,我是塘主,很高兴为大家答疑解惑.隋炀帝杨广时期,是科举制度正式开始.考察了“孝悌有闻”和“文才秀美”等十科,设置了“明经”(通晓经义者)和“进士”(可以授爵位)两科,采用考试策问的方法取士.

2.那么进士和状元有什么区别呢?进士的第一名便是状元.在隋朝举行科举制度以来,规定了乡试的第一名就是解元,礼部主持的会试第一名便是会元,皇帝主持的殿试第一甲就是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试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为同进士出身.


六、五常网友解答:


1.放到现在类似于职称,是你拥有了某段经历后有了做什么事的资格,都是敲门砖!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

2.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

3.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

4.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

5.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


七、灵宝网友解答:


1.我是文史青城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题主抛出的这个问题,涉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关于不同考试阶段的优胜者的称谓.

2.无论古今中外,要维系一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就需要有一大批具备相当才能和品格的人从事社会管理.怎样把这些人从芸芸众生中挑选出来,就形成了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

3.“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等官员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人是充满智慧的,为了使官员选拔和任用更加科学和公平,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同时给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以进阶的通道,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代,中国就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

4.公元589年,隋文帝下令设立“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命令凡是五品以上的京官和地方官总管、刺史都要按这两科来推荐人才.


八、南宁网友解答:


1.隋朝结束了混乱的中华大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大一统王朝.隋朝一改以前的“九品官员世袭制”以及“察举制”,建立了崭新的官员选拔方式,“科举制”.


九、华蓥网友解答:


1.这就是科举的等级功名.明清时期,科举最终定型,科举功名自低至高分为蒙生、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其中状元是进士第一名.

2.简单说,男子5岁启蒙,开始读书认字,所以叫蒙生.蒙生参加县政府考试,通过者称呼为童生.此后,童生参加县府院三级11场考试通过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3.秀才秀才是基本功名,才能叫读书人,国家政权免除秀才本家的徭役,每年支付一定数量的钱粮支持秀才继续求学.


十、咸宁网友解答:


1.明清科举实行每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分别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以省为级别举办的考试,一般在八月举行,乡试考中的人称为举人,考中第一名为解元;

2.在第二年春天集中到京城,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会试得中者称为进士或贡士,考中第一名为会元;可以参加最高级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的一甲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3.如果三级考试都为第一名,就被称为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秀才 想要参加三级考试,就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科举考试中最初级的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