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天津的冬天极冷,冰封雪飘,九河下梢的老百姓自制冰排在结冻的池塘、河面上飞驰。也有“跑凌鞋”的,在鞋下面包上滑铁,人踩在冰面上双足如飞,肆意驰骋。清代《津门杂记》作者张焘据此写了一首打油诗:“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
1860年天津开埠以后,英租界英国球场(今新华路体育场)每年冬季都会组织冰场俱乐部,草席搭成大棚,在地面上一层层浇水,冻成冰面。滑冰者鞋底绑上快刀,到冰上滑来滑去,整个身体重心放在刀刃上,忽而原地打旋儿,好赛陀螺。有时玩不好,一个趔趄摔个屁股蹲儿,或者四仰八叉趴在冰上,周围人大笑不止。
后来,住在意租界的商人张杏亭、水利工程师曾世英等人也合股开办了滑冰场,位于马可·波罗广场一侧,时常举办冰上化妆舞会。日租界大和公园(今八一礼堂)的滑冰场,夜晚灯火辉煌,亮如白昼。海河岸边的特三区公园(俄国花园)也有滑冰场。利用公园里的水池,每天平整冰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滑冰是一项时髦的运动,最有名的参与者是末代皇帝溥仪。他喜欢运动,踢过足球,打过网球,骑过自行车,也爱滑冰。他住在宫岛街陆宗舆旧宅(今鞍山道静园)时,在院子里浇筑了大片冰面,请来日本人池田担任指导,逐日练习,冰上技艺日渐娴熟。英商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的两个女儿技艺最高,往来舞蹈冰上之际大有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之势。
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北洋大学也先后开辟了滑冰场。巴金的哥哥李尧林,1930年到1937年在南开中学教英文,他特别喜欢滑冰,倒滑、侧滑、外滑转圈等技巧十分娴熟。1930年,天津市立公共体育场建成并利用原有水塘开办冰场,每月举行溜冰竞赛,场内还有冰球场,场内人头攒动,刀光冰影,驰骋如飞,活泼火炽。
南开大学时常举办“化装溜冰会”。《大公报》报道,1931年2月12日,风冷如刀,雪飞如棉,南开大学秀山堂前的溜冰场,五六十位红男绿女,打扮得奇形怪状,飘然起舞,风姿绰约。冰场四周二百多名观众,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得了一等奖的是化装成卖烧饼小贩的一名学生,另外比较出彩的是一位小姐姐,他把报纸剪成一件套装,套在衣服外面,自称是“新闻小姐”。
1932年1月31日,北宁铁路局职员化装溜冰会在尚未建成的宁园举行,进口处高搭彩牌,到场观众围满池畔。约一百五十名参赛者化装登场,结队周游,化装得千奇百怪,有浑身皆白的无常客、破烂不堪的乞丐、憨头憨脑的村姑……夺冠者是一位女士,穿着蓝色上衣,秋香色散腿裤,娇娇而立、弱不禁风之态让人怜悯至极。